張儀見殿中夏國君臣,盡露敵視目光,卻是渾然不懼,繼續昂首道:
“我張儀今日,若是在這奉天殿上死了,就更加證明,爾等夏國君臣心情暴戾,不納勸諫之言,卻以言論罪。”
說到這裡,張儀又舉起手中捧著的大雲國書,朗聲喝道:
“而且,吾乃大雲使團正使。”
“當今大雲聖天子,是我張儀的依仗!前線數十萬大雲兵馬,是我張儀的後盾!雲國數萬萬臣民,更是我張儀的底氣所在!爾等,今日又敢如何?”
這凜然暴喝之聲,宛若洪鐘大呂,頓時壓住了殿中紛雜之聲。
雲國如今,兵鋒之盛,威壓天下,震懾力十足。
便是自傲於天朝上國身份的夏國,在兩次國戰失利,損兵折將,丟失國土之後,對雲國亦是隱有戒備畏懼之意。
而且,這奉天殿上剛剛還有人說,夏國有上國體統,是禮儀之邦。那自然的,也幹不出斬殺使臣的事情啊!
滿頭白髮,又因這兩年操勞政務,導致身體不好的夏國元老,當朝司空梅崇,此時滿臉鐵青,渾身被氣得微微顫抖。
但就算如此,他卻還是咬著牙站了出來,強壓心中邪火,道:
“陛下,此人、咳咳咳……此人無端妄言,還請陛下……咳咳……立即將此人逐出奉天殿。並速下詔書,斥責雲國使團悖逆之行!”
虞昭凌雙眼充血,臉上盡數肅然殺意,只從喉嚨間擠出一句:
“只是逐出?下詔斥責?”
這是這些年來,一直在皇位之上待著,虞昭凌已經有了足夠的成長。
否則就憑這位,當初直接引兵屠戮西南將門的脾氣,恐怕現在都自己持劍下場,送張儀歸西了。
自從經歷多次磨礪,有了成長,馮處也很久沒有見過虞昭凌露出這幅怒極的模樣了。
而這個時候,馮處依舊和當初,虞昭凌還在當岐王的時候一樣,立即站了出來勸諫道:
“陛下,不過區區一妄言狂徒,故意在朝堂之上觸怒我大夏君臣,以此邀名邀功而已,陛下又何須因此動怒,而大動干戈?派人驅逐出去,下詔呵斥一番,也就足夠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且不論殺不殺使臣,也不說忌憚雲國軍力。
就只說如今夏國的前線,各部尚且沒有整合完畢。開戰之後的具體軍事部署,大軍如何調動,也沒有傳達到前線各部。
此時尚且不是開戰之機,所以實在不應該為了區區一個雲國使臣,便給了雲國興兵來犯之舉,更在大義之上落了下風!
不得不說,如今的虞昭凌,和當年那個衝動易怒,手段簡單粗暴的岐王,已經判若兩人了!
縱然此時的他心中怒意升騰,卻還是在權衡利弊之下,咬著牙,冷聲道:
“來人,將此人驅逐出去!”
大殿之前,當即便有守衛的禁衛軍將士,快速衝了進來,就要將這位滿臉嘲諷,令人生恨的雲國使臣按住。
張儀見此,眉頭倒豎,勐地後退數步,呵斥道:
“吾乃大雲使臣,自當有使臣的禮遇!”
明明只是一修為平平的文臣,但此時張儀的一聲暴喝,卻是有磅礴精神之力湧出。
霎時之間,那衝上來的一眾禁衛軍將士,便覺耳邊一陣轟鳴,精神為其暴喝之聲所奪,身形僵立在原地,一時之間難以動彈。
文人雖身體文弱,但在天地大變之後,那些智謀出眾之輩,卻是有了調動磅礴精神之力,化天地之力為己用的能力。
雖然沒有成系統的手段,只憑各自摸索,或是隻能借由百家武學典籍、經義顯露一定威力。
相較於各家武學,這些手段固然顯得有些粗糙,但卻也是神異異常。
就如這種一言而出,便宛若洪呂大鐘,震懾他人,使人陷入一片茫然昏昏之中的本事,各家武功可做不到!
而眼見自己就要吃虧的張儀,此時整了整身上官袍,表面故作鎮定,但腳下邁的步子卻不由發快,快步走出了奉天殿,朝皇宮外跑去。
夏國朝臣一時之間,也因不知該如何對待這位口出狂妄的雲國使臣,竟然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他小跑著熘了出去……
喜歡太宗皇帝成長計劃請大家收藏:()太宗皇帝成長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