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面色平靜,低眉順眼的張儀,卻是眉頭一動,微微挺直腰背。
環顧大殿中的一眾夏國君臣,皆是一副不知該如何繼續下去的模樣,張儀嘴角卻是彎起一抹笑容,似乎帶著一絲嘲諷之意。
就這麼一點小動作變動,原本氣勢平和的張儀,此時身上卻是勐地顯露出鋒芒來,與剛剛低眉順眼的模樣,相差極大!
龍椅之上的虞昭凌,這才從張儀的身上感受到了熟悉感。
對了,兩年之前,張儀給他的感覺,就是這般,宛若出鞘寶劍,一身的銳利鋒芒,讓人下意識退避。
“夏國皇帝想知道,外臣這次,為什麼會與兩年之前判若兩人嗎?”張儀昂首朗聲道。
聽到這話,虞昭凌眉頭皺起,沉聲道:
“為何?”
張儀一甩官袍,昂首挺立,銳利的雙眼掃視奉天殿中眾人,朗聲道:
“因為當初,外臣的確是抱著雲夏兩國就此停戰之意而來,相信貴國能夠感受到我大雲的誠意,自此和平相處。所以縱然外臣言語之中,有威逼脅迫之意,但也不過是外交手段而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到這裡,張儀臉上一冷,難掩失望,搖頭道:
“但這次前來,我卻已對貴國君臣失望。”
“心中沒有了期望,自然也就無所謂諸位的態度,無心與諸位做口舌之辯了。”
聽到這番陰陽怪氣,將兩國關係再次緊張起來的責任,盡數歸咎到夏國身上的話語,虞昭凌頓時不滿地冷哼一聲。
前兩次的雲夏之戰,縱然是夏國挑頭的。
但這一次,可是雲皇蕭承先遷陪都江陵,毫不掩蓋自己那窺視中原之意。然後再讓江陽郡前線大軍備戰,並進攻試探,有不日便興兵而來之意。
若非雲國動作連連,夏國也沒有這麼早便有用兵的想法!
夏國眾臣,頓時有人憤然出列,意欲反駁。
可此時的張儀,就好像是被解除了封印一般,周身鋒芒銳氣毫不掩蓋,勐地直視龍椅之上的虞昭凌,語氣嚴厲肅然,厲聲呵斥道:
“當年,貴國北境遭突厥侵襲,我大雲天子,念在雲夏兩國同出一系,皆中原正統,不願坐視夏國百姓受外夷踐踏,這才在大雲兵鋒正盛之時,不顧朝野上下的反對,決定停戰。”
“放棄繼續對夏用兵,是我大雲天子以天下百姓為念,仁心仁德,威德大義,可昭日月,天地動容!”
說到這裡,張儀又勐地轉身,面帶怒色,雙眼之中鋒芒畢露,直直掃視著奉天殿眾臣,繼續喝道:
“可貴國君臣,卻不以兩國百姓為念,不惜兩國和平!”
“停戰兩年來,不思恢復民力,休養生息。對外,在前線屯兵數十萬,徵調民夫青壯,兵馬操練日夜不停,屢有試探我大雲前線軍情之舉。”
“對國內,不體恤民力,加徵賦稅,強行籌措糧草,打造軍械。橫徵暴斂,激得民怨沸騰,反抗者眾多。窮兵黷武,狼子野心,暴露無遺。”
“朝野之中,百官無德無行,竊據高位。縱有忠義仁德之士,卻脅於暴虐之君,焉能展其節?”
“龍椅之上,皇帝性殘暴戾,端坐皇位。憐惜百姓貧困苦楚,卻加以細緻慘苛,有吁嗟之怨!”
“枉我大雲天子,一片仁德之心,因爾等貪婪野欲之君臣,盡皆付諸東流。”
“我張儀心中怨憤難平,敢此直言,為我大雲天子嘆,為天下百姓哀!”
張儀一頓輸出,言辭激烈憤慨,宛若刀鋒,直插夏國君臣之心。
偌大的奉天殿之中,此時已經陷入了一片死寂。
下一刻,只聽得“啪”的一聲巨響,打破了殿中的沉默。
虞昭凌氣得滿臉通紅,怒火衝心,勐地一拍身前御桉,對著張儀怒吼道:
“大膽!”
已經被張儀氣得快要發瘋的夏國眾臣,此時亦是紛紛出列,怒道:
“小小使臣,膽敢吠吠狂狺?”
“請陛下,立即治張儀,悖逆狂妄之罪!”
“此人辱我大夏君臣,太囂張了,請陛下批准臣與他決死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