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言,一眾文武官員皆有異樣之色。
當著文武諸臣的面,立下如此軍令狀,齊默顯然就是有與江城府共存亡的心思,而絕非他們此前所揣測的那般,想要以退為進,逃脫罪責。
心懷忠義者,此時不由為齊默決死之意所動容。心有異心者,則心中為之一凜。而因為齊默屢屢戰敗,損兵折將而心有不滿者,也收起了輕蔑之心。
此地乃是西南招討司,大小軍事,俱要呈報此地。在場眾官員,又哪裡需要齊默開口述說軍情戰報?
之所以這般,只是為了表明齊默自己的決心,提振士氣,震懾異心而已。
此計,算得上立竿見影。
一眾官員,此時皆不再怠慢,紛紛將軍情詳細稟明。
“回稟侯爺,安順郡方向,夏國徵北將軍程不識,大軍前鋒已至襄州。不過此前,招討司已經自江州郡之中抽調了八千精銳前去駐守,憑藉襄州地利,暫時擊退了雲軍前鋒。”
“武陵府守軍,受朝廷調令,三日前離開武陵府,撤往嶽州駐防。雲軍銜尾追殺,為漢川侯、立義將軍廖固擊退,大軍安然進駐嶽州!”
“江城府之中,糧草、軍械堆積無數,可供三十萬大軍一年所需!”
“如今江城郡之中,尚有精兵五千、地方郡兵四萬、民夫一十七萬人,可供侯爺調遣!”
聽到這裡,齊默緩緩坐了回去,臉色緩和一些,點了點頭,道:
“江州郡錢糧軍資充盈,民夫差役眾多。拱衛江城府的襄州、嶽州俱是雄城,有山川地理之險,易守難攻,扼守西南雲軍進攻。大軍固守之下,雲軍輕易難以攻入江州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也便是齊默,為何決定帶領大軍,撤回江州郡的原因了。
在邵陽郡,稍有不慎便是被雲軍圍殲的下場。但在江州郡,則可再次鞏固防線,扼守雲軍繼續向夏國腹地進軍。
“本侯帶回來八萬大軍,俱是精銳,可保江州郡無事!”
說到這裡,齊默眼神一厲,當即喝道:
“傳令大軍,修整三日之後再次出兵。三萬精銳大軍,開赴襄州駐守,防備安順郡雲軍來襲。武陵府大軍,由漢川侯廖固統領,衛戍嶽州。駐守江城府留四萬精銳大軍駐守,剩餘兵馬,派往豫章郡協防!”
豫章郡,江南九郡之一,位於江州郡東南方向,邵陽郡以北。如今局勢,恰好直面雲軍兵鋒。
雖然江州郡乃是通衢要地,夏國腹心,雲軍不攻下此處,便不太可能貿然派兵攻取江南豫章郡。
但自雲軍交戰以來,便多有意外之事,實在不可以常理度之,齊默只能萬般小心。
大堂之中,一眾文武聞命,齊齊俯身拱手,高聲應和道:
“下官,謹遵侯爺調遣!”
交代完畢之後,一眾文武官員紛紛離去,開始著手抵禦雲軍兵鋒。
身穿三品繡衣袍服,此前躲在眾多官員佇列之中不曾開口的宮英縱,卻是默默地留到了最後。
齊默見堂中無人,又看著宮英縱身上的繡衣袍,勉強露出了一絲笑意,道:
“恭喜宮先生,不過數月不見,便已經官升一品了!”
此前宮英縱不過四品繡衣使,數月功夫,便已經升任三品繡衣使。這般升遷速度,實在不知道要讓繡衣使眼紅了。
宮英縱附和地笑了一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