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這幾人周身氣勢皆頗為玄奧,舉手投足之間盡顯韻法,一看便不是簡單的人物。
此時一個個或是眼中紫色光芒閃爍,或是眉心白光綻放,又或是身浸四周,感悟天地,都在以各自手段,朝中慶城天空之上望去。
在見到那惶惶如大日般耀眼,凝聚成種種奇異景象的雲國國運之後,這幾人皆是氣息粗喘,眼中露出震驚、欣喜、茫然的複雜神色。
劉伯溫抬頭望了一眼天空,旋即輕咳一聲,打斷了眾人,道:
“在下新晉內閣行走劉基劉伯溫,拜見諸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被劉伯溫的聲音驚動,這才如夢初醒般地返回過來,收斂了一番心神,方才對著劉伯溫低頭一禮。
“陰陽家澹臺輝,此任司天監監事,見過劉大人!”一旁身穿華麗道袍的中年男子最先反應過來,對著劉伯溫微微點頭,沉聲道。
司天監,乃是蕭承承諾給陰陽家的機構。這名叫做澹臺輝的中年男子,便是須宿選定的司天監主管。
此時眾人皆身穿官服,自是以官場規矩來行事。司天監監事,正四品的官職,對待劉伯溫這個七品的內閣行走,自然是不必行禮。
此時,一名身穿素色道袍,相貌忠厚質樸的男子也是對著劉伯溫微微一禮,行禮道:
“道家虞昭奇,如今添為司天監少監,見過劉大人!”
陰陽家、道家,本事同出一源,論起觀測天文、推算曆數、預測風雲氣象的手段,雖各有側重,並無誰高誰低的說法。
是以這司天監,自然也少不了道家人的聲音。
“儒家林鯉,添為司天監教授,見過劉大人!”又是一名身穿儒袍的年輕弟子,對著劉伯溫微微一禮。
此前便說過,當年百家爭鳴的時候,各家曾經有過互相吸取對方學派精華,融入自身所學,不斷完善自家理念,以此共同進步的大爭之世。
儒家之中,亦有吸取道家、陰陽家精華的天人一派,講究的就是天人感應之學。
然後又有幾人,分別一一介紹,都是各家顯學弟子出身,來頭不小。
劉伯溫一一還禮,方對眾人道:
“諸位皆是各家之中,擅氣運秘法的弟子,其餘多話,我不必多說。陛下旨意,我等研究之事,是我大雲國如何運用國運之力。事關國朝昌盛,以後還請諸位齊心協力,共克難關!”
眾人聞言,此時齊齊一禮,沉聲道:
“謹遵命!”
劉伯溫聞言,微微抬頭,神色格外堅定。
匯聚百家之中,擅長各家各種感悟天地運轉,觀測氣運秘術的弟子,自然所圖非小。
自黎朝老祖黎醒手中得到了氣運凝聚之法的蕭承,便已然感到,黎醒那運用氣運之法實在太過粗暴。
吸收氣運強化己身,有竭澤而漁的意思。蕭承敏銳的感知到,這國朝氣運的運用之法,定然還有更為好、更為實用的方法。
眼前這些人,便是蕭承挑選而來,由劉伯溫帶領,專門研究國朝氣運運用之法的人才。
“諸位,開始吧!”劉伯溫沉聲道。
“是!”眾人齊聲應道。
下一刻,只聽得轟隆一聲,這處新建造的,足有十數丈的高樓下方,精鋼大門瞬間落下。
無數的粘杆處侍衛、東廠番子的身影忽然出現,將這處高樓圍了個水洩不通。殺氣騰騰的模樣,讓任何窺覬此處之人心生寒意。
夏國,江陽郡。
這幾日江陽郡大營之中,倒是比往常熱鬧了許多。數日間,不斷有戰馬長嘶之聲響起,軍中將領僅帶身邊親兵,陸續自西南各郡返回大營。
軍鼓擂起,厚重深沉的悶響之聲陡然響起,宛若敲擊在眾將士的心上。
這是軍中擂鼓聚將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