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朝堂之上,百家之學盛行。世人根據各家在天下之中的影響力,評判出了九流十家。其中有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
這十家之中,小說家收集天下奇聞異事、街談巷語,編為故事,在天下諸國之間廣為流傳,所以影響力不小。
但因為小說家卻並無自身學派主張,難以拓展影響力,是以剔除了出去。剩餘九家學派,並稱九流。
在這其中,卻是並無兵家身影。
自古兵戈戰事,事關國家社稷存續,按理來說,這兵家不說影響力如何巨大,怎麼也應該比雜家、小說家好上太多吧!
只可惜,天下之間,像是儒、法、陰陽、墨這幾家出身的學子,也並非是手無縛雞之力,不通軍略的文人啊。各家之中,也都有專注研究戰陣之學的人才。
不說別的,出身陰陽家的前太師汪曉,便是陰陽家之中,並不受重視的陰陽兵家一系。汪曉將陰陽家典籍用於兵法之上,領兵征戰多年,卻是從無敗績。
儒家征戰,仁義為旗幟,宣稱救民眾於水火之中。以求大義在手,百姓歸心,從而無往不利。
法家嚴苛軍法,訓練精銳士卒,兵峰所指之處,士卒視死如歸。
墨家以機關秘術,打造戰爭機器,攻無不克。
縱橫家俯瞰天下局勢,合縱連橫,統合諸方兵力,以絕對實力碾壓敵手。
道家雖一向主張出世清修,理念與陰陽家不同,但亦有講述如何借用水、火、風之力,挫敗敵軍的兵法典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學子入兵家之中,只能學習征戰之法。可拜入其他顯學之中,也能夠學習這些兵法,而且還可以學習治國之法、安民之策。
內卷如此嚴重,這兵家影響力,自然不如這幾家顯學。
蕭承點了點頭,問道:
“那太尉可曾答應?”
陶艾搖了搖頭,當即道:
“陛下設立稷下學宮,創辦科舉,自有深意,這舉薦之事,臣並未直接答應。”
說起來,陶艾也並非當年那個愣頭青了。性子較之年輕時雖未改變多少,但卻也明白了一些事情。
舉薦兵家之人入朝為官,那自然只能安排進入軍伍之中效力。可軍隊之中,由來都是最為緊要之處。軍中職務,更是不比其他。
陶艾本就在軍中威望甚高,而且自從多了馬敏文、曲誠這兩個姻親,他陶家的影響力,就不止躍升了一個層次。
這個時候,再舉薦人進入軍中,那對他陶家,甚至一眾姻親,可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蕭承見狀,笑呵呵地看了陶艾一眼,開口道:
“如今朕欲要使百家出力相爭,所以暫時不可表露出對哪家學派的偏好。得虧是太尉未曾答應,要不然朕還真要為難一下呢。”
這個時候,不待老太尉回話,突然便有一名小太監,腳步匆匆地跑來進來,打斷了二人。
小太監氣息粗喘,急忙跪伏在地,高舉一枚封存得極為嚴密的火漆竹筒,高聲道:
“陛下,夏國西南諸郡急報!”
蕭承見到小太監這般模樣,眉頭頓時一皺。
西南諸郡,如今已經佈置了不少的東廠番子。但若非十萬火急之事,根本不會直接遞到蕭承面前。
莫非,夏國的西南諸郡反了?
蕭承大步上前,一把接過火漆竹筒,手中一用力,竹筒頓時碎裂,露出了裡面的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