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頓了頓,接著闡述自己的醫術理念,道:
“常人若是得病,身軀便有所體現。若有人面色發黃,超乎尋常,則為肝脾生出病灶。若面色發黑,一眼便能望出,則有可能是心肺、腎臟、肝臟出了問題。再詢問病人身體異樣之處,瞭解病人日常飲食作息,配合診脈,則病人病灶之處,難逃醫者之眼。”
蕭承靠在龍椅之上,看著眼前二人,心中莫名安心。
好了,有了這兩位,自己只要不太浪,應該是死不了的。
眼前二人,正是白色訓卡【方技家】召喚而來的二位。
姬緩,秦和。
嗯,這兩人都有好幾個名字。
年紀稍微大一些的那個叫做姬緩的老者,另一個名字叫秦越人,被人尊稱為扁鵲。
年輕稍輕看起來只有三十多歲,但實際上也是靠近五十的人,只是因為保養相當好而看不出來年紀的那位,也有一個名字叫醫和,就是面諫晉平公,讓他戒女色的那位。
一旁的馮保有些著急,忍不住出聲問道:
“所以二位,陛下龍體可有異樣?”
秦和回過頭來,緩緩搖頭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身軀無恙,應當是習武之時未曾注意加以節制,致使體內內力消耗一空,這才有些虛弱。”
姬緩亦是點了點頭,道:
“不錯,陛下身軀並無大礙。若實在不放心,草民可開個方子為陛下調理。”
秦和聞言,卻是出言提醒道:
“陛下身軀強健,不需調理亦可無事。便是要開方子,亦需要注意,進補不可太過!”
蕭承聞言,擺了擺手,輕笑道:
“朕倒是不需要調理,真正需要調理的人,這個時候才來了呢!”
說罷,蕭承對著殿門處候著的張昭招了招手。
張昭見狀,當即微微躬身,走入殿中。
二人回頭看去,便見臉上難掩疲憊之色的張昭,快步走入殿中。
張昭微微躬身,雙手高舉整理好了的名單,沉聲道:
“陛下,初試結果,已然出來。名單之上的,皆是取得資格,可參加正式科舉計程車子。共計六千三百一十二人,其中儒家子弟一千一百……”
蕭承示意馮保將名冊接了過來,連忙道:
“科舉初創,又是這般急促舉辦,辛苦你了!這些事情,便不用一一交代了!”
這張昭到底是文弱士人,此前短短時間之內,核查有功之臣的名單。然後一口氣未歇,就被蕭承塞過去了科舉之事。也就科舉開始之前,休息了幾天。不用說,蕭承也知道他身軀疲憊。
但其實蕭承之所以不斷給他加擔子,也是無奈之舉。
如今朝堂局勢不同了,像馬敏文、曲誠、陶艾這些老臣,遍佈朝堂文武兩班,又因為勉強論得上兒女親家,所以為了避免這三家下面的門生故吏自動形成利益集團,蕭承已經開始有意削減三家家主在朝中的影響力。
像衡量軍功、考成制度、操辦科舉這些重要的,能夠增加他們朝野上下威望的事情,都是不能交給他們去做。
而蕭承手中能用的文臣,能力、此時官職,合適的也就張昭張紘二人。
張紘主持考成法,不能離開。所以這些事情,自然也就只能讓張昭辛苦辛苦了!
不過說起來,蕭承之所以這麼著急舉辦科舉,也是為了張昭著想。
畢竟萬一科舉刷出了哪位名臣,可不就是幫助張昭減負了嘛!
蕭承指了指張昭,對著姬緩、秦和二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