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這種事情,只有暗示的意思,哪有在朝堂之上這樣直白地說出來的?
蕭承聞言,也不由得凝目看向張昭。
【張昭……忠心:83……】
這忠心值,不像是別有用心啊……
啊,對了,這貨歷史上被孫十萬厭惡的理由,貌似就是“敢於直諫”。
蕭承深深地看了張昭一眼,然後語氣深邃道:
“若是朕此次不能歸京,那便是邊軍反叛。雲國社稷,自此不存!朕便是立了誰做雲國皇帝,他敢接嗎?”
亡國之君的下場,極少有好的。便是不用死,後半生也需忍受羞辱。相較而言,前朝皇室子弟能落個好下場的可能性更大。
當然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蕭承那獨屬皇帝的權欲之心發作,根本不給任何人窺探這個位置的機會。
說罷,蕭承不待張昭繼續反駁,開口道:
“朕出京之後,國中要事,不可懈怠。是以,朕欲重設尚書檯,處置政事!”
尚書檯,曾經名義上歸於少府令統屬。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尚書檯才是真正維持國家運轉的機構。
汪曉掌權之後,太師府機構與其職權重疊,自然也就找藉口廢除了這個中樞機構。
其實蕭承,還是想直接設立六部制,畢竟這才是古代封建制度的完全體。
只是從三公九卿制直接跨到六部制,步子實在有些大了,必定影響行政效率。所以最後只好先恢復尚書檯,等騰出手來再進行改制。
“陛下,出京以及傳位詔書這事,不可……”
張昭剛想繼續說話,便被其餘官員打斷了。
“陛下,尚書檯是否還歸於少府令統屬?”
“陛下,尚書檯一眾官職,是否遵循舊制?”
“臺中職務,由誰人充任?”
尚書檯恢復,如今朝中的不少官職,便成了虛位,百官不可能不關心。蕭承此時提出這個,自然而然地便將百官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
蕭承看著不再關心自己出京之事的百官,心中冷笑,開口道:
“尚書檯自此,獨立於九卿之外。設尚書令一人,位同九卿,主管尚書檯。尚書僕射一人,可代行尚書事。尚書左、右丞各一人,佐令、僕射治事。另有六曹尚書,分管其事!”
蕭承眼睛一轉,金手指隨之開啟,百官屬性面板,盡顯眼前。
“治慄內史馬敏文,調任尚書令。少府令曲誠,調任尚書僕射。現太僕長史全淳,任客曹尚書。現光祿勳令丞,任中都官曹尚書……”
朝中忠誠度最高的十幾人,被蕭承點出來,直接被調入了尚書檯中。
最後,蕭承看了一眼張昭,就見他身形挺直,面容剛肅,倔強地站在殿中。
“張昭張紘,暫充任尚書左、右丞……”
嘶,雖然不會說話,但到底是個人才,就當養個魏徵,捏著鼻子認了!
張昭聞言,猛地看向蕭承,心中觸動,似是不敢相信,自己說了剛剛那話之後,還能被調到尚書檯。
【張昭,忠心值上升5點忠心:88)】
喜歡太宗皇帝成長計劃請大家收藏:()太宗皇帝成長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