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慧開死咬著不點頭,蕭承臉色微微變冷,語氣低沉,隱含殺意,道:
“法師,朕經書讀的少,唯一記得的,就是佛祖講究因果。我雲國蕭氏,尊奉佛家六百年是因,佛家助我雲國安撫百姓,調解各族,這是果!而如今,若是雲國有傾覆之災但佛家卻不出手,這是因。那朕做出什麼不忍言之事,便是果了!”
說話間,蕭承渾身氣勢一變,無邊銳利的劍氣沖天而起,六道劍意纏繞其身,隱約之間,有呼應天地之威的架勢,迫人至極。
數名經過挑選的禁軍高手,感到蕭承身邊凝聚如此氣勢,頓時一震,猛地拔出武器,想要衝進佛堂護駕。
但剛等他們衝入佛堂,便被蕭承立時喝止了。
“朕與法師切磋一番,你們先出去!”
幾名禁軍高手聞言,對視一眼,小心翼翼地退出了佛堂,站在門口,緊張地看著。
慧開佝僂的身形,置身在這劍氣匯聚的汪洋大海之中,卻沒有慌亂。眼神低垂,口唸經文,身後凝現金色蓮花的虛影。
這一片虛幻的金色蓮花,正一片一片地綻放開來,將慧開全身,籠罩其中。便似佛經之中,能助人脫離困難的渡人之舟,護持著他,迎面對上蕭承的劍氣。
看著蕭承的神色,慧開心中千般思緒翻騰,心中殺意更是一閃而過。
但很快,這絲一閃而過的殺意,被他立刻掩蓋起來。
蕭承不能死,最起碼,不能死在感業寺!要不然,佛家便坐實了叛國之名,對佛家的威望,必是嚴重打擊。
慧開沉默片刻,做出一副被逼無奈的表情,搖頭嘆道:
“陛下其實誤會了!老僧不願交出僧兵,只是為了以防萬一。若是……這寺中僧兵,還可作為陛下最後一道依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蕭承看著又演起來的老和尚,嘴角一抽,很是配合地擺出一副動容之色,道:
“不想法師……唉,是朕誤會了!只是法師,若真到了那個地步,這八千僧兵又能如何?”
慧開連連搖頭,開口道:
“可是陛下,這八千僧兵,不擅軍陣,便是全部交給陛下,也抵擋不住夏國大軍啊……要老僧說,陛下想要護住家國社稷,唯有使邊軍歸心,方有一絲生機!只可惜啊,邊軍憂心朝廷降罪,縱使陶太尉親臨,也無法收服邊軍!”
蕭承眼皮一動,暗自琢磨了一下老和尚的話,口中試探道:
“是啊,不知法師可有什麼主意?”
“陛下,老僧只是方外之人,又能有什麼主意呢?老僧只是覺得,邊軍並非有心謀逆,不過是擔憂牽連到自己而已,若是陛下能夠證明自己的心胸,邊軍自然也就心悅誠服了!”
蕭承聞言,心中已經瞭然,眉頭一動,沉吟片刻,方才道:
“法師所言不錯。既然如此,朕欲親臨邕州,頒旨免責,降服邊軍,以解國難!”
聽到此言,慧開猛地抬頭,看向蕭承,做出驚愕之色。
“法師,請將全部僧兵,交予朕手。朕日後,可繼續尊奉感業寺!”蕭承正色道。
慧開收斂心緒,沉吟片刻,終於長嘆一聲,面露哀慼之色,跪倒在地,俯身一拜,道:
“佛家受蕭氏供奉是因,如今為蕭氏入世破解是果!因果迴圈,報應不爽啊……既然陛下執意如此,老僧唯有聽命,以報蕭氏供養之恩!”
蕭承看著眼前戲頗多的老和尚,強忍著翻白眼的衝動,連忙擺出一副大喜之色,連忙起身上前,扶起慧開,道:
“若是法師能夠想通,當真是我雲國之福,我蕭氏之福啊!”
“陛下不需如此,此乃我佛門弟子該還之因果!”慧開一臉動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