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向來比較注重禮儀文化和風俗習慣,越是貧窮的地方表現得越是明顯,特別是農村,往往比城市更重視。
在當下的中國農村,還有不少地方保持著土葬的習慣,儘管政府多次做過思想鬥爭,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隨著中國現代化程序的加快,道路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要致富,先修路”成為大家的共識。但是修路必然會涉及到搬家,不論是生人的家,還是死者的家,都無法避免被打擾。
很多人認為,死者和生人同樣在乎居住地,那也是死者的“家”!生人蓋新房子搬進去住叫做喬遷之喜,死者被打擾本來已經是大不敬,作為後人應該風風光光的辦一場死者搬墳之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至於收禮,這也是習俗,畢竟送禮人盛情難卻,眾所周知,我們的國人對客人向來是寬容加厚道,絕對不會做出拒絕接收別人禮物這種不禮貌的行為。否則便不會有座上客,賓為主這種說法。
冠千縣西城郊,這裡算是不折不扣的農村。儘管前天晚上剛下過一場雪,但是並沒有阻擋勤勞的人們工作的步伐,如火如荼的高鐵已經開始動工,當然了,最搶眼的莫過於紅白喜事,在農村,天氣越冷越適合辦酒席。
高鐵在這裡起步,不僅為冠千縣的出行帶來了方便,也造就了一批提前進入小康的家庭,但是對於死者來說就沒有那麼榮幸了。
安置墳墓的費用遠遠比不上家庭住宅的賠款,只有一千塊錢,莫說死者不開心,最傷心的莫過於死者家屬沉重的心情。
但今天這場死者的喬遷之殤有點意外,變成了喬遷之喜,原因主要歸功於死者她那充滿孝心的兒女們,設定了一場精妙絕倫的盡孝宴席,用五千塊的成本,成功的感動了無數親戚朋友,這些友善的親朋好友懷著沉重的心情送來了六萬多的慰問金,終於止住了死者家屬們傷心欲絕的眼淚。
人走茶涼的小屋內,死者的女兒提議,既然已經回本,連找新墓地的錢也賺回來了。那應該給已經死去三年的母親大人重新置一副棺材和壽衣。經過了一場激勵的家庭會議,購買棺材的建議遭到三個哥哥的一致否定,萬幸的是他們同意購置壽衣的建議,不過僅僅以微弱的優勢勝出,但也算得上新時代中國家庭民主的偉大勝利。
不過好心可不見得能做好事,就在開啟舊棺材的時候,異變突起,原因是棺材釘居然形同虛設,沒怎麼用力就被揭開了。
“難不成是盜墓?可我們的母親的壽衣都是最便宜的,能有什麼值錢的東西被盜?”
一個提著鉗子的男子發出質疑。
這同時也是死者充滿孝心的兒女們共同的疑問!只不過註定沒人能夠給他們答案。
一家人小心翼翼的揭開棺材,全部被嚇了一跳,差點魂飛天外。
“難道這是報應?”
“媽!媽!我們不應該給你買那麼便宜的東西。”
不知誰和誰發出這樣的言論。
“你們兩個給我閉嘴!烏鴉嘴。”
有人大聲呵斥,聲音充滿不可抗拒的威嚴,非上位者無法擁有這種氣場。
幾人仔細湊近棺材再一看,果然,壽衣即使質量再差,但短短三年不至於完全消失吧!棺材再便宜,也不會致使裡面的屍體發生面目全非這種聞所未聞的怪事吧?
喜歡教授門徒請大家收藏:()教授門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