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猶豫了一刻,還是決定跟去看個清楚,他衝站在他身後不遠處,正垂首忙活手上活計的婦人喊道:“孩兒他娘,你盯著些鋪子,我出去看看。”
婦人聞言,面露不解地抬起頭,“孩兒他爹,活計還沒忙完,你要去哪裡?”
鄭大說完,卻是等不及回答身後婦人的問話,也一陣風似的衝了出去。
鄭大來到了府衙門外,見府衙門外,端端正正地擺著兩個寬大的案桌。
其中一個案桌後面的牆上,貼著“徵募水軍”的字樣,而另一個案桌後面的牆上,貼著“徵募船工”的字樣。
鄭大詢問了坐在案桌前,負責登記的官兵才知曉。
原來府衙中要徵募兩批人,第一批是水軍,以後專門負責剿滅水寇,月銀每月三兩銀子,如若不幸遇難,其家人再得五十兩銀子的撫卹費。
第二批是徵募會木匠活的船工,專門負責為水軍造戰船,月銀每月一兩銀子,午時管頓膳食吃。
官府招募水軍,鄭大不稀奇,稀奇的是竟然要造戰船。
如若有了威猛龐大的戰船,那他們臨安的水軍,也不必怕那些亂沙般的水寇了。
鄭大激動地眼裡噴射出光芒,他們臨安城有救了。
這時一個男子擠到了鄭大前面,對坐在案桌前的府衙官兵喊道,“我要應徵船工。”
男子說完,又擔心官兵不要他似的,口中話連珠炮般蹦出來:“我是木匠,手藝很好的,這臨安城中,大多數人家的櫥櫃等物,都是我打的……”
比鄭大早來的劉根,見此向來應徵船工的男子,出聲調笑,“李木匠,方才我叫你,你不是說不來麼?這會子又急什麼?”
李工匠轉頭,看到說話的是劉根,便笑道:“方才是我沒有弄清楚,如今知道了,自然是要來的。
我四處奔波攬活計,一日才掙五文錢,如今為水軍造船,一月能得一兩銀,午時還管頓膳食吃,可比我到處攬私活強多了。
而且為水軍造戰船,助水軍打水寇,也算是為我臨安父老出份力,我若還不來,豈不成了賣油的梆子——挨敲打的貨?”
劉根等百姓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有人出聲道:“李木匠說的沒錯,我臨安好男兒,合該為官府打水寇盡一份力,我們還等什麼?快啊!報名應徵啊!”
這人話音落下,立刻有無數人出聲附和,並紛紛湧向官府登記的案桌前。
坐在案桌後的官兵們,也興高采烈,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
鄭大擠身到了,在一旁站立看熱鬧的劉根面前,拍了拍劉根的肩膀,“劉兄,你應徵的哪一批?”
劉根見是鄭大,伸手勾住了鄭大的肩,“自然是水軍,水軍可是足有三兩銀的月錢呢!”
鄭大一聽三兩銀的月錢,也很是意動,可他還是有些猶豫,“銀錢是真不少,只是萬一我有個三長兩短的,我那一大家子妻兒可怎麼辦?”
劉根無所謂地笑笑,“鄭兄你合該考慮清楚,我是無所謂的,反正我家裡就一個老孃,如若我死了,我老孃也能得五十兩銀錢的撫卹費,足夠她老人家,好好過下半輩子了。”
劉根說完,拍了拍鄭大的肩膀,“你再好好想想吧!我也該回去了,我還要回去幫家裡老孃做膳食。”
見劉根轉身離開了這裡,鄭大思慮了片刻,最終咬咬牙、一跺腳,下定了決心,轉身向徵募水軍的案桌前擠去。
知府馬大人翻看著登記簿,見僅僅一日,便招募瞭如此多的青壯年,不由得喜出望外。
他不禁心裡暗道:葉夫人真是太聰慧了,想出瞭如此妙計。
喜歡杜嬋音請大家收藏:()杜嬋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