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府衙後堂,能看到東門牆壁,倒塌下足有十五至十六度長,門窗亦全倒落。
見到眼前此景,梁州知府陳文曲抬袖,抹掉了額頭上的冷汗。
幸好他聽了葉北承的話,將住在府衙內的家眷們遷了出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也幸而葉北承黃昏時,非要去城門處,看那些高僧為遇難的民眾超度唸經。
他因擔心葉北承遇到危險,故跟了去,也才跟著躲過了這一劫。
這時,葉北承也踱步到了,倒塌了一半兒的府衙內,向陳文曲詢問:“損失可嚴重?”
陳文曲趕緊開口答道:“托葉大人恩澤,幸無大損失。”
葉北承頜首,又掃視了一遍坍塌的府衙,“看來,我今日也要去陳大人住的庭院落腳了。”
陳文曲領著葉北承,一路去了一個高敞軒昂、宏麗精緻的院落。
陳文曲一邊兒領著葉北承向前走,一邊兒向葉北承解釋道:“這原本是梁州一個鄉紳大戶的庭院。
因地動的關係,住在這裡的鄉紳大戶去了別的地方,這裡便空了下來。
下官觀這裡基穩牆厚,便將家眷安置了進來。”
葉北承點點頭,抬首打量起這個庭院來。
這庭院坐北朝南,長約八十丈,寬約二十二丈,自南往北,有前堂和後庭兩座建築。
前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
後庭是面闊五間,進深二間。
陳大人的家眷就是住在後庭內。
得知自己的救命恩人葉大人,此時也住進了這座庭院,陳大人的小女兒陳杏雲坐不住了。
陳杏雲幾步上前,走到正在燈下做針線的陳夫人面前。
開口問道:“母親,聽說那個告知於爹爹府衙不結實,因此救了我母女二人的恩人,也住進了這座庭院,不知可是真的?”
陳夫人點點頭,又囑咐女兒,“您如今也大了,萬不可再任性胡鬧。
葉大人是朝廷派來的欽差大臣,你見到他一定要恭敬有禮,你可知曉?”
陳杏雲點點頭,“女兒知曉了。”
見母親又埋首做起了針線,陳杏雲獨自坐在一邊兒,小臉紅紅的,不知在想些什麼。
這兩日,梁州府城內,有很多災民從各個地方趕來。
為了更好的救濟災民,梁州知府陳文曲在城門處設定了粥棚,每日裡給災民施粥。
由於府衙如今人手有限,陳大人的家眷陳夫人帶著女兒陳杏雲,也加入了為災民施粥的行列。
陳杏雲每日裡,除了與母親一起給災民施粥,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盯著在城門處,來回巡視的葉北承看。
陳杏雲覺得自己長這麼大,第一次看到如此英俊的男子。
雖然葉北承平日裡總是一副不苟言笑,高冷傲嬌的模樣,但這些絲毫阻礙不了情竇初開的陳杏雲,那顆熾熱的心。
這日,陳杏雲像往常一樣,一邊兒助母親為災民施粥,一邊兒餘光搜尋著葉北承的身影。
喜歡杜嬋音請大家收藏:()杜嬋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