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韓棄師兄,還是不行嗎?”
雖然是一座小山,但是風景獨好,確實適合修行寺院建立於此。
如今的社會,現代化都市化程序極快,哪怕這裡只是一個北方的小鎮,偏遠地區,想找到這樣一個地方都不容易。
一塊山石上,微風徐徐。放眼遠處都是山林,還有落日的餘暉。
唯獨照在獨坐在此的韓棄臉上,出神的眼睛沒有什麼聚焦,任由風吹動僧袍,不語不動。
僧袍不動風不動,其實或許,是心動。
彷彿早習慣這樣的狀況了。哪怕關心的問一句沒有回應,幾人也都嘆口氣,沒有打擾他,只是微微行禮,轉身離開了。
不過偶爾談論的話語,還不時傳來幾句。
“真不知道太師叔祖是怎麼想的。不說其他,這些年入寺最心誠的就是韓棄師兄了,居然一直不讓他出家說什麼緣不在此。”
“緣不在此……又怎麼會從小就在寺院長大?”
“就是。還以為古時候呢?隨便遺棄個嬰兒到寺廟?什麼年代了?現在想找個和尚出家多難?良莠不齊私心氾濫,進來還要談工資談待遇,少了都不幹。不滿意還跳槽到別的寺廟。”
“或許……是太師叔祖有什麼私心?”
“慎言!!”
“是我妄言了,師兄莫怪。”
“太師叔祖得道高僧,少林方丈都時常邀請切磋佛法,更何況韓棄師兄就是被他老人家撿到寺院養大的。會有什麼私心?”
“啊?!那怎麼還……還一直不讓恆棄師兄遁入空門?!這些年隨隨便便進來的什麼非主流,說什麼出家很酷這都讓進來了,結果沒幾天就還俗。”
“韓棄師兄的禪法修為和武學造詣,少林寺也邀請他過去切磋禪法和武術。破例讓外門弟子入藏經閣觀看經書秘籍。而且以俗世的環境來講,這些年他在外修行考上大學發表論文經常被邀請各地講法,即便不出家也能找個不錯的工作,吃穿用度都不愁。偏偏一直就想遁入空門。反而太師叔祖卻總是不讓他出家。這可真是……”
漸行漸遠,再也聽不到。其實就是聽到,也不會影響坐在那裡的青年,也就是韓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之前什麼神情,此時依舊是。
只是眼神閃過的怪異和讓人難以理解的笑意還伴隨著無奈。
這很難形容,是怎樣一種情緒。
——
“太師叔祖,您也考慮一下我的難處好吧?”
說起來也是住持,四五十歲了。可是畢竟如今的年代,資訊時代網路那麼發達,社會發展節奏那麼快。和尚之間說話也不可能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那麼俗套了。
說到底都是各種原因出家的人,如果不然,外面的花花世界怎麼可能說放就放?
當然,佛門不注重這些。
一切皆空。
不管言語舉止時代怎麼變,佛就是佛。
此時只有德空老和尚和住持行善在此,說話就沒那麼講究了。如同叔侄的模樣。
當然,只是行善。
“多少年了?佛教在發起國印度都已經絕跡……”
“是尼泊爾。”
德空還是那副面容,隨口說了一句。
“什麼尼泊爾?”
行善反應過來,失笑無奈:“可佛教創立的時候,尼泊爾還是屬於古印度的。”
“今天已經不屬於了。”
德空呵呵笑著,還帶著點為老不尊的調皮,和剛剛面對韓棄甚至一直以來面對眾多僧人的模樣都不同。不過這並不是他故意在他們面前如此,只是歷來如此。
或者高僧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