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幫主所言也對,桓大人乃朝廷命官,後面跟著兩小乞丐像什麼事情啊,桓大人不如就依了劉幫主吧。”
桓溫想了一想,也對,便不再堅持。
“不知道朝廷現在對北伐的事情,決定的怎麼樣了。”劉翹對著公主問道。
“朝廷已決議北伐,由庾翼擔任主帥,褚霓和謝萬協助,大軍會兵分三路,每路號稱十萬。”桓溫見劉翹問公主,搶著對劉翹說道。
“這三路大軍分別由誰率領,又從哪三個地方出征呢?”
“這事涉及軍隊機密,恕不能奉告。”桓溫臉色嚴肅的說道。
劉翹見桓溫如此,再多問也無意義,便拱手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哪就恭祝桓大人凱旋。“
桓溫也拱手答禮,說道:
“明日巳時,我會在金川門外等候,與你的人接上頭之後,我們便出發。“
“好,一言為定。“
桓溫說完,便扭頭走了。
“脾氣可真是火爆啊。“看著桓溫遠去的背影,劉翹笑著說道。
“他就這樣,劉幫主不要見怪。“公主連忙向劉翹賠不是。
劉翹搖了搖頭,對著公主問道:
“本次北伐事關重大,乞活軍哪邊希望知道朝廷到底下了多大的決心,以便能策應北伐,若是朝廷決心不大的話,乞活軍哪邊也不敢亂動啊。“
“本次北伐,是由庾翼所提,庾冰主導的,庾翼聲稱已得北燕慕容光、涼州張駿的承諾,共同出兵趙國,所以決心應該很大。“
劉翹搖了搖頭。
“北燕與涼州皆是小國,兵少將寡,切北燕慕容氏是鮮卑族,不可能真心打的,所以對趙國構不成危險的。“
“但至少可以牽制趙國一部分兵力啊。“
“中原乃膏腴之地,兵多將廣,糧草充沛,羯族又兇猛殘暴,作戰勇猛,當年匈奴人聯合幽翼青三州都打它不過,反而被他所滅,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行啊。“
“我們不是還有乞活軍做內應嘛?“公主試探著問道。
“乞活軍在趙國內部只是一個小部隊,周圍被趙國的主力部隊所環繞,而且乞活軍主要將領的家人都被趙國皇帝監控,所以若沒有十足的把握,乞活軍是不會策應晉軍的行動的。“
“即便不策應晉軍,提供一下情報總是可以的吧。”
“這個就要看桓溫能不能把握了。”劉翹笑了起來。
“南下的流民當中,大部分都曾當過乞活軍,而北方乞活軍的親人,也有很多南下當了流民,所以,四海幫的兄弟裡面,跟乞活軍的聯絡最為緊密,收復中原,恢復華夏,一直都是乞活軍最大的願望,在各地的乞活軍心中,晉朝依然是他們的正溯,所以有些乞活軍就打出了不打漢人的旗號。本次北伐,不管是四海幫,還是乞活軍,都是期盼已久。所以即便是乞活軍不策應晉軍,也自然會把會主要的情報傳遞給晉軍,就看晉軍能不能把握住了。”
“即便他們心繫華夏,奉晉室為正溯,哪他們為什麼不像你們一樣,東渡長江歸附朝廷呢。”公主不解的問道。
“談何容易啊,從中原到江南千里之遙祝不說,還要拖家帶口,忍飢挨餓,路上又經常有胡人劫掠,能夠活著走到江東的十不存一。”
“竟有如此慘烈?北方的漢人政權,就真的一個也沒有了嘛?”
“有,但都十分的貧瘠與偏遠,西北的涼州,東北的樂浪依然奉晉室正溯,所以,也有一些難民逃難到了哪裡。”
“哪本次北伐,四海幫會做什麼呢?”
“四海幫都是流民組成,朝廷是不會看上的,但是我們會悄悄的跟隨北伐大軍,依託我們與乞活軍的聯絡,暗地裡幫助北伐做點事情的。”
“劉幫主有如此胸襟,實在令人佩服,我覺得可以稟報皇上,舉薦幫主出仕為官,更好的為朝廷效力才是。”
“呵呵,朝廷是不會徵召我為官的。”劉翹笑道。
“朝廷不徵召你是因為你沒有名士舉薦,現在由本公主舉薦你,朝廷肯定會考慮的。”公主自信的說道。
“朝廷的選官制度,是由地方推舉和朝廷徵召兩部分組成的,而地方選舉和朝廷徵召都要考慮被推舉人的人品和學識,而人品和學識一般又都是靠名士品鑑和清淡大會來確定,晉室東渡以後,因為朝廷依賴士族,所以這兩項基本上都被士族所把控,而士族又會再推薦士族,這就阻斷了其他人出仕為官的機會,所以,我即便被公主所舉薦,但因為沒有名士品鑑和士族背影,朝廷也斷不會徵召的,我還是在民間,為朝廷效力吧。”
公主一聽也對,便不再言語,二人又寒暄了幾句之後,便各自散去了。
喜歡權晉請大家收藏:()權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