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幫裡,劉翹看到了冉閔的來信,起身便向公主府走去。
朝廷的調令已下,將桓溫調到了褚霓軍中擔任前鋒小督,桓溫知道這是公主的幫忙,便前來向公主辭行。
“公主殿下,朝廷調令以到,我要到褚霓軍中報道了,明天就起程。”桓溫見到了公主,首先說道。
“這麼著急?在走之前,我想帶你見個人。”
“見誰?”
“四海幫幫主劉翹。”
一聽到劉翹,桓溫馬上想起來了。
“哎呀,我怎麼把他給忘了,快帶我去,我正好要向他詢問乞活軍的事情呢。”
公主點了點頭,吩咐下人準備車馬。正在二人準備起身之即,劉翹手持冉閔的書信來了。
公主一看劉翹急匆匆趕來,便笑著對桓溫說:
“你看,說曹操,曹操就到了,諾,哪就是劉翹。”公主指了指前門一個身穿褐色土布衣服的男子。
“劉翹參見公主殿下。”
“劉幫主,我們正要去找你呢,諾,他就是桓溫。”公主指了指桓溫,對劉翹說道。
“原來是桓大人,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氣宇軒昂,氣度不凡吶。”
“劉幫主過獎了。”桓溫拱手說道。
“劉幫主,桓大人已經調任褚霓將軍哪裡擔任前鋒小督,明天就啟程,關於乞活軍聯絡人的事情,您看是不是要跟桓溫說一下。”
“我來正是為這件事情。”劉翹說道,然後把手中的信交到了公主手裡。
“這是趙國乞活軍冉閔冉將軍的信,你們看一下吧。”
公主開啟信封跟桓溫一道看了起來。突然,桓溫厲聲說道:
“劉翹,你到底是哪邊的人,信上為何要朝廷軍隊的主帥以及兵力部署的資訊呢?”
“桓大人息怒,冉將軍只是想確定一下我們北伐的決心而已。”劉翹連忙說道。
“北伐的決心?既然朝廷同意北伐,這還不是決心嘛?”
“桓大人,出兵是一會事,肯不肯打,敢不敢打,打到什麼程度,就是另一會事了。”劉翹笑了起來。
“什麼意思,這行軍打仗耗資巨費,朝廷斷不可能兒戲。”
“朝廷是不可能兒戲,但朝堂之上的人,就不一定了。“劉翹見桓溫滿臉疑慮的樣子,便繼續說道:
“當年祖將軍力主北伐,忠肝義膽,中流擊楫,天地為之側目,百姓歸心,所以北伐大軍勢如破竹,一直打到了黃河邊上,但想繼續渡河北進,但是元帝卻害怕祖狄擁兵自重,便派別人來做大都督,統轄祖將軍收復的失地,祖將軍義憤填膺,悲憤成疾而死,司馬家的內鬥,實在是過於慘烈,冉將軍畢竟身在敵營,不得不為自己考慮啊。”
“哪劉幫主的意思,是怕朝廷中有人會掣肘北伐?”
“生逢亂世,不得不防啊。”劉翹嘆息道。
桓信低頭又看了看信件,又問道:
“冉將軍為何要我的資料?他是我怕我會出賣他不成?”
“桓大人,乞活軍活的不易啊,在趙國地界上,漢人百姓,活的連狗都不如啊,剛剛趙國石虎頒佈了犯獸令,任何人都不可以驅逐、獵殺野獸,否則全家處死,好多因此而被野獸吃掉,桓大人,我漢人自三皇五帝以來,可曾有過如此悲慘的境地啊。”劉翹不覺雙眼閃著淚光,扭頭看向了外面。
桓溫拿著書信,看著劉翹,不覺也低下了頭。
“好吧,劉幫主,你需要我怎麼做?”
“我會派兩個心腹之人跟隨桓大人到軍營附近,時時向桓大人傳遞趙軍的情報,桓大人若有一些不方便的事情也可向這二人交待,四海幫的兄弟很多,會盡心盡力的去幫助桓大人的。”
“哪好吧,你讓這兩個兄弟明天跟我一同趕路。”
“不,桓大人自己趕路,這兩個兄弟會一路跟隨於你的。”
桓溫扭過頭來,用無辜的眼神看著劉翹。
“劉幫主難道不信任桓某?”
劉翹笑著說:“絕無此意,桓大人是朝廷命官,自有親近隨從跟隨,四海幫的兄弟大多來自五湖四海,又身處社會底層,很多都不懂得官場的規矩,所以如果讓他們同桓大人一起,我怕會引起別人的懷疑,倒不如讓二人在後面遠遠的跟隨,即不打攪桓大人的事情,還可以暗地裡保護大人。”
公主見二人有點針尖對麥芒,便忙出來打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