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的開啟紙筒上面的蓋子,拿到眼前往裡面看了看:“因該是張古紙,能看見的地方這紙已經泛黃了。”
小心的把紙筒裡的物件取了出來,拿在手裡輕輕的攤開。
“這、這......”
當楊老看見手中硬黃紙上的內容,整個人已經激動的說不出話來了。
馬爺和聶老也趕緊湊了上去,石凡在楊老的身後依稀看見,紙上的內容不多,只看清了十餘日這幾個字,旁邊空白處就全是紅紅的印章了。
馬爺和聶老也被這張紙上的內容震驚到了。
雖說他們都是這方面的專家,見過的稀世珍寶不計其數,可今天還是被石凡的家傳之物接二連三的震驚到了。
三人也是見過大風浪的人,什麼樣的稀世寶物沒見過,很快也就調整好了心態。
楊老拿著手中的硬黃紙,開始向著石凡介紹道:“這件是書帖,王羲之的書帖。”
眾人一聽是王羲之的作品,又是件稀世珍寶沒跑了。
能和王羲之這樣的“書聖”扯上邊的,就沒有一件是普通的,更何況是他的作品。
楊老繼續開口介紹道:“這不是件普通的書帖。”
眾人齊齊對著楊老白了一眼,王羲之的書帖能普通嘛!
看著眾人的表情,楊老笑著繼續說了下去:“這是王羲之的行書字帖《平安帖》,與《何如帖》、《奉橘帖》兩帖連為一紙。”
“古人的書帖也不算是個正式檔案,就是些個人的信件,也就是一個條,古人隨手寫的字條。”
“我們知道的這些著名的帖,大部分都是一個隨手寫的東西。”
“這些隨手寫的東西最能反映出個人的內心與性格,也就顯得非常非常重要。”
“我們知道的,名氣比較大的有,王羲之家族的《三希寶帖》。”
“王羲之本人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稿》,蘇軾的《黃州寒食帖》等等。”
“這裡的《平安帖》一共4行,27個字。”
“此粗平安,修載來十餘日,諸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悉來,無由同,增慨。”
“大概意思就是說,最近稍微平靜安定一些,修載來此十來天,大家都聚集在一起。估計明天無法再像近幾日一樣都在一起聚會,心裡都多了些遺憾。”
楊老說完又仔細的端詳著手中的書帖,頓了頓繼續說道:“咱們的臺省就收藏有宋臨摹本。”
“以前嘉德拍賣會上也拍賣過王羲之的《奉橘帖》,當然那本也不是真跡,屬於高古摹本,就算這樣也拍出了2.7億的天價。”
“這裡的這本雖然沒有作者的名字,可看上面密密麻麻的紅色印章,也可以看出這幅作品是流傳有序的。”
“具體是王羲之本人的真跡或是摹本,我還需要仔細研究一下才能知道。”
眾人聽完楊老的解說都是呆立當場,高古摹本都拍出了2.7億的價格,這本要是真跡,那它的價值簡直無法估量。
喜歡神豪的成長請大家收藏:()神豪的成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