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考慮到姜維此時佔據較大優勢,可能不會接受這樣的條件,孫綝給準備出使西蜀的使者下達了指示——己方可以做出的最大讓步是讓荊南迴到當年兩國開國君主湘水劃界時的狀態,即武陵、零陵兩郡歸蜀,長沙、桂陽兩郡歸吳。
東吳在討論和談可能性的同時,成都的季漢朝廷正在為交州之事分成兩派爭議。
陶璜派來的使者向劉禪獻上了貢禮和稱臣的降書,但要求維持交州的獨立自治不受干涉,使交州以藩屬國的形式臣服於季漢。
他向劉禪提出條件,要求漢軍許諾不得侵犯交州疆界,且必須停止對呂興的援助支援,作為交換他將最遲在十一月宣佈交州脫離吳國的統轄,與孫氏斷絕往來,以後每年按時向成都朝貢。
霍弋也向成都遞上了奏表,他在文章中提到南中為了支援大將軍的東征已經多次抽走了兵員和壯年勞力,軍力對比交州的吳軍處於弱勢。如果庲降都督府獨自與陶璜交戰,雖然未必會失敗但很可能會導致南中重新走向不穩定。
徵兵和調糧以及為開通商路徵發修建驛站道路的勞役令南中地區的民眾承受了較重的負擔,如果此時開戰也許會加劇民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另外霍弋還提及通商目前已經搞得頗有眉目,商路沿途的稅賦收入穩步上漲,如果開戰將會造成巨大損失,之前的許多投入也會難以回收成本變成徒勞浪費。
雖然姜遠在建設商路的時候已經考慮過了用於戰時的快速調兵運糧,但霍弋出於對自己轄區的愛護,還是希望能夠避免與陶璜爆發戰爭。
劉禪用了三天的早朝與群臣著重討論了這個問題,初步同意霍弋的意見,隨後派人前往荊州詢問姜維的看法。
姜維對此的答覆是服從朝廷的決策,隨即命虎膽營召回了派往交州協助呂興的人員。
正在熱火朝天準備起事迎接漢軍的呂興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一股理想幻滅的失落感湧上他的心頭。
他對這樣的結果感到難以接受,前去找之前與自己籌謀起事的漢軍密探首領討要說法。
漢軍的人員則告訴他,這是朝廷和軍方的決定,出於利益的考慮,他們需要南中和交州保持和平。
“足下應該感到慶幸,上頭至少沒有命令我們把你交給陶璜。”漢軍的密探首領無奈地對呂興說道,“交給你們的兵器和物資我們不會收回,但此後若是你們在交州鬧事,與大漢沒有關係,也不會有一兵一卒接應。”
呂興不甘心地問道:“難道沒有商量的餘地了嗎?”
“上命難違,我等都是軍中之人,希望足下理解。”那人對準備已久的起事被迫取消也心存惋惜,不過身為一方密探的首領,他有足夠冷靜的頭腦,雖同情呂興也不會在此意氣用事。
“即便沒有貴國相助,起事也會如期舉行。”呂興心知外援無望,斬釘截鐵地說道以表明決心。
漢軍的密探首領勸道:“君子待時而動,鋌而走險並不明智。足下和麾下的壯士不如暫且隱忍,時局或再有變化。”
“若我僥倖取得交州,也許能與貴國平等訂盟,而不是像陶璜那樣卑躬屈膝。”呂興在漢軍密探們面前說出了一句狂妄的話語。
漢軍密探們面面相覷,皆認為此人狂狷至極,唯有首領面不改色平靜地回答道:“那我等在此祝呂將軍展翅高飛。”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