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將軍認為敵軍陣形嚴密,對我軍已有防備,希望大都督重新考慮……”
“怎麼?陸將軍莫非是因為姜維兵多而害怕了嗎?”孫據在馬車上不屑地笑了笑,對陸凱的信使道:“你回去告訴陸將軍,讓他放開手去打,兵在於精而不在多。之前他怎麼打廖化的,今天就怎麼打姜維,有本都督在後頭給他壓陣,他不必有顧慮。”
萬彧策馬來到車邊,對孫據進諫道:“大都督,蜀兵此前已經連年征戰,能跟著姜維活到今日的絕非弱旅,大都督切莫輕敵啊。”
“我知道姜維在隴右連連得勝,不過打仗講究運用天時地利人和,蜀軍計程車兵多是山中蠻夷,離鄉遠征必然水土不服,況且此地的地形又豈能與西北相提並論?”孫據一開口便說得頭頭是道,彷彿己方已然佔盡優勢勝券在握。
張布和萬彧兩人在一旁聽著心中越來越發怵,他們從一開始就覺得主動進攻主力到齊的姜維不是明策,但奈何孫據根本聽不進勸。
孫綝官至丞相、大司馬、大將軍領荊州刺史,在東吳已經位極人臣,今年也不過二十七歲。
孫據作為孫綝的族弟年紀更小,用此人為大都督如何能服眾?
但東吳重用宗室是歷來有傳統的,也不是沒有任用過年輕的將領。
當年劉備興師伐吳聲勢浩大,世人多半隻知是陸遜火燒連營破其於猇亭,卻不知道為陸遜創造這個戰機的乃是年僅二十五歲的孫桓。
正是因為孫桓頑強堅守夷道,迫使劉備在未能攻陷夷道的情況下冒險深入,最終招致大敗,在而後的追擊戰中甚至險些生擒劉備。以致於劉備逃出生天之後怨憤有加地說出過“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此也”這樣的話。
如果孫據能夠繼承先傑的傳統,以年少宗室之身督軍克敵制勝,那或許其兄孫綝在東吳的地位將會更加堅固不可撼動。
然而張布和萬彧此時心中都十分不安,因為他們沒有從孫據的身上感覺到那種天降大任於斯人的名將氣質。
率領前鋒的陸凱在原地等候孫據的回令,得知孫據沒有聽自己的勸告打消進攻的念頭仍欲與姜維交戰時忍不住長嘆三聲。
他對孫據的命令感到哭笑不得。
什麼叫按照打廖化的方法來打姜維?戰場上的任何一絲微小的變化都可能影響全域性,孫據難道妄圖讓他在同一個地方複製對付廖化的勝利嗎?任何一個稍懂軍事的人都會明白這是幾乎不可能的。
兩軍的兵力比、所處位置以及主將都發生了變化,互相之間的情報蒐集也比之前明朗,他就算是孫子轉世又如何能做到重現先前暗中偷襲先發制人的勝利呢?
蜀軍的八陣圖雖然看起來平平無奇,但陸凱根本沒有想要試圖破陣的念頭。
八陣圖只看表象是看不出強弱優劣的,這個陣法能發揮多少作用完全看佈陣者的才能和佈陣士兵的訓練水平,而這一切都需要用人命才能試探出深淺。
“全軍止步,列方圓陣備戰。”陸凱認為攻過去只是自尋死路,他決定違反孫據的命令,先布成方圓陣自守,等候後續的人馬到來再做進一步打算。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