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舉動本來沒有問題,姜維也考慮在霖雨毀壞道路的情況下從水路進軍至楊縣,夏侯霸先行佔領這裡也是出於後續戰略上的考量。
但夏侯霸在此時犯了一個錯誤,率領趙廣、柳隱二人離開竹溪北上楊縣的時候,他沒有派人通知正在上庸城下的廖化。
廖化軍前鋒一萬人由於大雨的影響,未能按預期完成對上庸的包圍,在架橋失敗之後暫時停在上庸城南面。
此時他們的正面是陳泰據守的上庸城,背後不遠便是漲水的漢水支流堵河。
狂風暴雨之中,東吳水師的船隊護送著兵船溯流而上,穿過漢水進入堵河,一直包抄到廖化軍的側後。
陸凱的一萬步軍和五千水師士卒忽然在此登岸,截斷了廖化的後路。
而後東吳水師沒有停留,載著餘下的兵力繼續西行。
陸抗率領餘下的一萬人在竹溪之南登陸,並冒雨疾行一日一夜佔領了竹溪,把聞訊回防的趙廣軍擋在了竹溪北面。
趙廣此時尚未接到與東吳交戰的命令,況且東三郡現在是魏國的領土,因此當他看到陸抗佔據竹溪之後也沒有敢貿然進攻,只是在竹溪北面紮營並派人前去交涉。
陸抗拒絕交涉,遣返了趙廣派來的使者,並且讓手下軍隊加強了在竹溪的防禦。
大雨未停,趙廣對陸抗的舉動雖然極度懷疑,但除了在此對峙之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夏侯霸將東吳介入的訊息報告給姜維,同時派出斥候試圖與廖化取得聯絡,但接連派出的前兩批斥候都杳無音信。
第三批斥候留了心眼,半路遭到吳軍伏擊時順利逃脫了半數回來,帶回了東吳不宣而戰的訊息。
漢軍上下對此驚怒交加,夏侯霸雖然早就和姜維商討過這件事,但真正遇到東吳軍暗襲發難時還是有些難以置信。
他原以為吳軍至少會等他們進入荊州地區作戰之後再動手,沒想到陸凱和陸抗會主動率軍進入東三郡。
此時留在上庸城外的廖化只怕凶多吉少,夏侯霸不敢遲疑等候姜維大軍前來,立即著手準備救援廖化。
他在楊縣留了少量兵馬等候姜維,而後率領柳隱南下與趙廣匯合,但此時竹溪已經被陸抗守得如鐵桶一般。
夏侯霸與趙廣、柳隱二人商議,如今只能分兵救援廖化,必須留人看住陸抗,否則此人從竹溪抄他們後路太過容易。
趙廣和柳隱兩人都想去上庸接應廖化,面對夏侯霸提出留一人率軍監視陸抗時各自沉默不語。
夏侯霸明白了他們兩人的心意,便主動承擔了與陸抗對峙的任務。他知道趙廣和柳隱兩人都是搏殺慣了的鬥將,與敵廝殺這種事交給他們二人去做會更好。
陸抗是陸遜之子,已經微微顯露鋒芒的東吳新一代名將,這裡三人之中也只有他夏侯霸統領大軍的經驗最為豐富,換了趙廣和柳隱也許未必是陸抗的對手。
隨後漢軍在竹溪之北分兵,趙廣、柳隱率領共七千人前去接應廖化,夏侯霸和餘下的八千人在此監視陸抗並確保己方的退路。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