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統隨後也表態,願意服從大將軍的指揮。
張翼猶豫再三,不願令軍中高層意見相左,於是也預設了改變大軍此次出兵的目標。
虎步軍作為姜維嫡系,加上自己還有一部分弟兄在洛陽城,自無反對之理。無當飛軍一派的將領更是無條件支援姜維救援洛陽。
於是潼關的軍議結果出奇一致,全軍上下一致同意姜維的策略,趙廣所部前鋒僅僅休整了半日就繼續進發為大軍開路。
潼關東面的弘農郡此前已經被姜遠攻破,陳泰此番回救的重點在於洛陽,也沒有分兵重新填補這一塊的空缺,爭奪潼關的魏軍被擊潰之後,漢軍順利地透過了弘農郡。
隨後,兩軍斥候在洛陽附近遭遇,彼此都知曉了對方的存在。
得知姜維親自領軍前來,陳泰如臨大敵,不敢再緊逼洛陽南門和東門分兩處下寨,當機立斷拔營合軍後退十里在一處易於防守的高坡上重新安營紮寨。
移營期間,張雄率領騎軍擔任掩護,與趙廣率領的前鋒遙遙相望,對峙持續了兩個多時辰。
最終,張雄沒敢主動進攻,在漢中吃過虧的趙廣也沒有上前挑釁,直至日暮魏軍完成移營紮寨,雙方各自收兵。
趙廣沒有進入洛陽,而是在洛陽西南五里下寨等候自家大軍。
當天晚上姜遠在洛陽城頭點燃十堆篝火,又讓士兵敲鑼打鼓,對趙廣的到來表示歡迎。
漢軍援兵的抵達,讓困在洛陽城中的姜遠和源昕等人有種苦盡甘來的興奮喜悅之情,同時也令被軟禁的曹魏宗室和百官如喪考妣。
陳泰在新建立的營寨中如坐針氈,他已經責罰了從潼關敗退的將領,但這於事無補。斥候報稱姜維明日就可能會抵達洛陽,蜀軍增援人數估計不下四萬,加上洛陽城中的姜遠一部,整體與他們旗鼓相當。
而且現在蜀軍佔據洛陽城,有城防之利,姜維軍從西面來,潼關、弘農等地都不再有可乘之機。陳泰對此感到十分棘手,難道要他率軍在洛陽城下和姜維打一場堂堂正正的決戰嗎?
陳泰不認為自己有多大的把握戰勝姜維。
拖延也不是辦法,雖然蜀軍的糧草要從漢中轉運會十分困難,但此時洛陽周邊大小叛亂鬧得沸沸揚揚,魏軍的糧草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
姜維大軍抵達,壓在陳泰身上的擔子越來越沉重,他也難以分兵去對付叛亂,在洛陽城下和蜀軍決戰求勝似乎是唯一解決困境的辦法……
就在他感到進退兩難之時,司馬昭從淮南送來的命令文書到了,內容讓陳泰內心大為震驚。
司馬昭要他不惜代價奪回洛陽城,哪怕令城中的宗室和公卿死傷慘重也無所謂。
這樣的命令,皇帝可能會同意嗎?陳泰對著上面所改的印章感到不可思議。
他的內心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或許眼下自己最該做的事情是率軍撤退返回淮南,如果不盡快回到淮南,可能將會有非常不好的事情發生……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