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口,姜維大軍已經通行過半。
在後隊督促人馬前進的張翼此時趕到姜維身邊詢問道:“大將軍,我聽說前軍在往東走?我們不去長安嗎?”
“長安留給閻宇,我們去洛陽。”姜維言簡意賅地回答道。
“這……”張翼一臉震驚,“可是……”
“情況有變,來不及和朝廷請示了。”姜維知道他想說什麼,用戰機稍縱即逝為理由堵住了張翼的嘴。
時至今日,沒有看到東面有敗兵退回,他估計姜遠軍已經在洛陽城中了。
這個時候想必魏軍一定也很急,司馬昭必會從淮南抽兵回救,沒有後援的姜遠難以堅持太久,所以他要儘快率軍趕過去。
但從漢中出子午谷直奔洛陽,大軍的糧道會變得十分脆弱,長安的司馬孚也有可能威脅後方補給線,所以姜維希望閻宇可以儘快重整旗鼓再度兵圍長安。
胡濟是知曉內情的,此時正以目光注視姜維,他沒想到關於姜遠可能已經奪取洛陽的情報至今還對張翼保密。
對此姜維自然有自己的打算,雖然他是在抵達漢中南鄭見到胡濟之後就知曉了這一情報,但卻沒有對諸將宣佈,只是命前軍的趙統趙廣出子午谷之後向東先取潼關。
姜維是想等到佔領了潼關再宣佈這個訊息的,主要還是顧忌張翼性情保守不喜冒險,如果在漢中就知道了這些,恐怕攔不住他上報朝廷。
眼下取長安確實是最穩妥的,以他們這支生力軍兵臨長安城下,讓閻宇從西面再配合一下,司馬孚必為所擒。所以姜維比較擔心朝廷會做出取捨,放棄姜遠先取長安。
對姜維而言,他絕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機會,洛陽既然已經得手,那就再無讓給魏軍的道理。
漢軍隊伍迅速東進,完全無視了司馬孚駐守的長安,姜維只派俞廣和鄭鸞二將率領虎步軍在西邊為大軍稍作警戒。
司馬孚的長安魏軍在之前與閻宇的攻防拉鋸中同樣元氣大傷,此時即便想要出來阻攔漢軍東進也是有心無力。
姜維軍順利透過子午谷口,一路暢行無阻,經上洛境內直奔潼關。
與此同時,陳泰也派了一支五千人的兵馬趕來潼關,重新佔領了這座扼守關中與中原之間門戶的要隘,只不過他們前腳剛到,後腳姜維的前鋒趙廣就已經兵臨關下。
魏軍尚未做好守關的準備,便被趙廣揮軍殺上關來。
一番激戰之後趙統率前軍大部趕到支援趙廣,魏軍遂顯出不敵之象,率領這批人馬的魏將果斷下令撤退,殘部從潼關倉皇逃出回奔洛陽。
趙廣本欲率隊追殺,卻被兄長趙統攔住,二人收整人馬佔住潼關等候姜維抵達。
姜維已經知曉潼關遇敵接戰,擔心魏軍佔據潼關封鎖己方東進道路,火速率軍趕來,等到關下時見城頭已經豎起漢軍旗幟,不由喜出望外。
隨後漢軍在潼關紮營,姜維召集全軍將領,把東出潼關前往洛陽支援姜遠的決定向眾人宣佈。
胡濟對此早有心理準備,在會上首先表示支援擁護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