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添兵和統轄荊淮兩地兵馬的要求,我已經全部以朝廷的名義駁回了。”司馬昭沉聲說道,“你從漢中敗回,中軍正值虛弱,淮南軍已經尾大不掉,我豈能再讓諸葛誕執掌更多的兵馬?”
鍾會說:“我剛剛聽說,西蜀在金城和天水新建兩個都督府。”
司馬昭愣了愣,微微不悅道:“我們現在不是在談東南的事嗎?怎麼又提起西蜀了?”
“兩寇一東一西,大將軍無論征伐那一邊,都不能顧頭不顧腚。”鍾會說,“蜀主讓姜維和閻宇分別出任兩地都督,且給閻宇加號右大將軍,用意難道還不明顯嗎?”
司馬昭聽罷,眼珠來回轉動,示意鍾會跟自己先上馬車,在車廂內繼續密談。
“你的意思是,蜀主有意制衡姜維的軍權?”
“這天下還有什麼新鮮的事嗎?”鍾會戲謔道,“蜀主所煩憂的,和咱們陛下所煩憂的是同一件事。”
司馬昭臉色一變,這句話說到他心坎上了。
曹髦和他表面上君臣相安,實則私底下互相較勁不少,而他自繼承兄長的職權以來還沒有什麼太拿的出手的功績,只是靠著前兩代司馬的餘威震懾百官群臣。
“姜維功高震主,且深得軍心,此乃蜀主所憚。大將軍權傾天下,又把持兵權,故而為陛下忌憚。”鍾會一本正經地說道。
“那我該如何做?”
“建立功勳,以威服眾人。”
“伐蜀已經失敗,姜維兵強馬壯,難道你又要勸我伐吳?”
“吳寇進取之心不足,但守地的決心還是很強的,長江水戰我們也沒有多少贏的把握。”鍾會搖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司馬昭苦惱道:“既然如此,何處還有功勳可取?遼東已經平定,鮮卑匈奴皆內附,邪馬臺也向大魏稱臣,縱觀四海除了東吳西蜀已經無處可以征伐。”
“大將軍不是自己才說過諸葛誕心懷異志嗎?此人與大將軍不同路,早晚是個禍患,除之宜早。”鍾會說道,“逼反諸葛誕,淮南就是一件大功。”
“你說的輕巧……”司馬昭以手扶額作糾結狀,“淮南兵精糧足,真逼反了諸葛誕外聯東吳,姜維再來湊一腳,大魏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鍾會神秘地說道:“蜀主新建二都督府之事,大將軍難道從中沒有什麼啟發嗎?”
司馬昭沉吟片刻,問:“你是勸我想辦法分割諸葛誕的兵權?”
“文火慢燉,不至於讓他一下子變成炸鍋的沸水。”鍾會進一步說道,“諸葛誕不是想要荊州的兵權嗎?大將軍可以讓朝廷下詔,命其前往荊州檢閱水師。待其抵達襄陽之後,再頒佈將荊州、淮南兩地守將平調對換之令。到時候木已成舟,諸葛誕也只能接受。”
司馬昭心想這不就是當年讓諸葛誕和毋丘儉對換防區的做法嗎?但諸葛誕在荊州也有一定的人脈基礎,這樣的平調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其兵權的問題。
但鍾會卻說道:“換防之後,兵將互不熟悉,諸葛誕再想反也很難成事。這個時候大將軍再逼他一把,不就是手到擒來的功勳?”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