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會退至東三郡之後,清點士卒尚有六萬餘人。騎軍除豹騎外盡毀,虎騎營雖得生還大部,但失了戰馬與重甲裝備,一時之間難以恢復。
為防蜀軍出川東進,鍾會在魏興停留了一月,待到兩國局勢明朗,方才引兵還洛陽。
曹髦對此次征伐的結果十分不滿,當庭用陰陽怪氣的言語諷刺司馬昭所選派的徵西和鎮西兩位大將。
“好嘛,鍾愛卿好歹還替朕帶回了六萬人,雖然丟了大批騎軍的馬匹和甲仗,總好過鄧艾輕敵冒進接連葬送隴右和涼州精銳。既有保全將士、扞衛魏興等地之功,朕是不是該賞你?”
司馬昭低著頭默不作聲,鍾會則是跪伏在御前表現出一副戰戰兢兢的模樣。
“臣此番伐蜀籌備不周,大軍受阻於陽安關前,終至為賊所破,得州泰接應方能生還,不敢稱功,請陛下降責。”
“太祖武皇帝曾在陽安關與劉備相持經年累月,卿臨陣用兵之才比太祖武皇帝如何?”
“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摧破四方強虜,臣自是弗如遠甚。”
“那就不怪你了。”曹髦擺了擺手,“只是鎮西將軍之職先解除了吧,西邊的國土都丟的差不多了,鎮西將軍這個名號聽著也惹人笑話。”
“陛下聖明。”鍾會哪敢反駁,貶官之事他早有心理準備,如果僅僅丟個官職就能平息皇帝對戰敗的怨氣,那簡直是值得慶幸的好事。
曹髦對鍾會認錯的態度還算滿意,考慮到潁川鍾氏也是大魏所依賴的世家大族,他還是給鍾會留了點面子,削其鎮西將軍之職調入尚書檯擔任候補。
這麼安排等若使這位司馬氏的心腹遠離了軍隊,曹髦想要以此為起點,藉著西面戰敗的由頭來整頓軍隊撤換將領,好將軍權重新收回自己手中。
但這並不容易,兩徵淮南之後,魏軍之中大部分將領要麼與司馬家三代有淵源往來,要麼就是傾向於擁護司馬氏的實權派。
散朝之後,曹髦不禁在心中悲哀地長嘆,大魏立國才四十七年,難道就沒有忠臣可以供自己驅使了嗎?
離開宮廷的司馬昭同樣心情極差,鍾會跟在他身後亦步亦趨,兩人穿過皇城甬道時都沒有說話。
丟失了隴右和涼州,蜀軍即將進一步壯大,兩軍以後交鋒的戰場也會東移。
本想在擊退姜維之後騰出手來解決掉淮南那個心懷異志的諸葛誕,但眼下無論是兵力還是時機似乎都不允許他們這麼做。
東吳孫峻的北伐半途而廢,使得諸葛誕可能成了這一年東西兩面戰事之中最大的受益者。
魏軍中央主力在與蜀軍的作戰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削弱,並且有大量的兵力被迫在長安盯防,而東吳則因為呂據和孫綝的內鬥而元氣大傷,身處淮南的諸葛誕此時兵精糧足,還擁有相當優越的戰略環境。
“諸葛誕不久前向朝廷上書請求增添淮南的守兵。”走出皇城之後司馬昭終於開口對鍾會說出了今日他們相見以來的第一句話。
“理由是防備東吳再來入寇嗎?”
“不錯,他還希望朝廷能讓他統轄荊州的兵馬,徹底掌管對吳軍的作戰。”
“畢竟他曾經做過荊州的守將,也算有理有據。”鍾會笑了笑。
司馬昭看了他一眼:“士季,這個時候你還笑得出來嗎?”
“大將軍擔心諸葛誕會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