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上邽城。
原來的魏國天水太守府已經被改成了漢軍的臨時大將軍府,姜維軍中的幕僚從屬們都已遷至此地協助處理公務。
奪取三郡來的太過突然,成都方面都還沒有準備好選派前來接收管理的官員,軍政兩頭的事暫時都要姜維這邊獨自處置。
姜維大膽地啟用了一批天水本土的人氏,包括一些投降的魏國地方官員,迅速地把局面穩定下來以安民心。
由於三郡之內死忠於魏國的勢力已經在前一陣子被漢軍掃平,這段時間的戰後安撫進展還算順利。漢軍佔領之後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加上姜維本來就是天水人,很快便取得了三郡吏民的信任。
沒過多時,便有當地的名士宿望主動投效,為姜維安撫三郡出謀劃策。姜維對這些識時務之人來者不拒,都予以臨時的官職和實權,使之統領一縣一城,並宣揚漢軍北伐的正義性和季漢朝廷奉行的仁政。
姜遠和姜志二人策馬來到臨時大將軍府前,將坐騎和兵器交給門前守衛的虎步軍軍士,一同入內拜見姜維。
姜維在段谷之戰所受的箭傷還未痊癒,平時除了接見一些前來投效的隴右有名望人士,並不需要負責太多的事務。大將軍的幕府本來就是一套建立起來為大將軍分憂的班子,幕府內有長史主持日常的各項軍政要務,其餘主簿、參軍、司馬等人各司其職,以保證這個部門高效運轉。
基本上不需要姜維出面,這裡的幕僚們就能幫他解決好大部分事情。
軍隊的事情暫時也不需要他操心,漢軍的主力現在都在隴右,大致分成三部,各有值得信任的將領統率。夏侯霸統領著原鐘堤大營的主力在打造街亭防線,胡濟率漢中軍隊圍困祁山魏軍,張翼、廖化與趙統皆在鍾堤防備鄧艾。
三處大軍總數加起來達七萬餘人,幾乎已經是季漢全部可用於主動出擊的兵力。
原本這樣龐大的一支軍隊遠離益州本土作戰會對季漢國內造成巨大的後勤負擔,但如今姜維已經打出了秦嶺佔據隴右,魏軍敗退時又來不及處理三郡之內大片的軍屯田,被漢軍不費吹灰之力全盤接收。
秋收時節,隴上麥浪千里,今年又恰好是個豐年,即便漢軍的兵馬再多一倍,也完全能夠自給自足。
姜遠來上邽的途中便經過不少已經被漢軍收割完畢的魏軍屯田,這些屯田可以說是鄧艾一手打造的。其目的在於使隴右也變成像淮南一樣富足到可以自己養兵對抗外敵的前線基地,結果最終卻全部資敵,不知那鄧艾在狄道城裡聽到這個訊息會作何感想。
除了大片的屯田,櫟陽糧倉也被漢軍拿下,姜維在給朝廷的捷報中都提到,前線已經不需要蜀中再運糧草,完全可以支撐大軍駐留到明年。
“把這份命令送到鍾堤大營……”
姜遠和姜志見到姜維時,他似乎剛剛擬完了一道送給張翼和廖化的命令。
西線現在還在對峙狀態,鄧艾敗逃到狄道之後閉門不出,但從金城過來的涼州軍並沒有退走的意思,就在距離狄道不遠的故關駐紮。
“大將軍。”姜遠和姜志向姜維行禮。
姜維看了一眼他們兄弟二人,點頭示意他們跟自己去後面他平時待客的茶室。
見姜維不就地同他們商議而是讓他們去無人之處,姜遠心中瞭然,看來這一次義父召他們來果然不是為了軍務。
兩人跟著姜維來到茶室,再度下拜行禮,前一次是軍中下級見上級的抱拳禮,這一次則是子見父的磕頭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