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鴦和文虎兩人猶豫了一下,隨後雙雙給姜遠跪下了。
“將軍,你待我們兄弟二人不薄……”
“這是做什麼?”姜遠趕忙上前將兩人扶起,“既然已經知曉文將軍在東吳,你們想去相見,也是人之常情。”
文鴦說道:“如今北伐方獲大勝,大將軍收復三郡,等穩住了三郡就該取涼州了。我知道在這個時候提出離開實在有些對不起將軍……”
進攻涼州,在廣袤原野上與魏軍對陣,少不了騎兵作戰。
姜遠心中認為文鴦是一個出色的騎兵將領,其實也希望他能留下來,然而子尋父乃人倫天理,何況現在季漢與東吳還是結盟關係,橫加攔阻總是沒有道理的。
他暗暗嘆了口氣,心想大概這就是有緣無分吧。文鴦和文虎這一回東吳,之後恐怕就要跟著文欽去淮南三叛了,不過歷史至此已經大有變動,後面那些事還會照常發生嗎?
“文鴦兄弟,說實話,我希望你能留下來。”姜遠誠懇地說道,“取得隴右和涼州,我軍勢必要擴建騎軍,大漢的涼州刺史部和雍州刺史部也會從名義上存在轉為實體建成,少不了要從軍中提拔一批有功勳的人,你留下來的話前途不可估量。”
文鴦抿著嘴唇,眼底帶著些許猶豫和迷茫。
姜遠繼續說道:“但你們若是已經決定要去江東的話,我也不會阻攔。祝你們與文將軍早日父子重逢。文將軍已經在吳國做到了徵北大將軍,如果能助吳主攻取淮南、青徐,想必也是能平步青雲位極人臣的。”
“將軍……”
“眼下曹魏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之後自然會跟著大將軍攻打涼州,望你們在東南也能取勝。”
文鴦卻看得通透,直白地說道:“雖然眼下孫劉是盟友,不過將軍肯定也能料到,天下終究不能兩姓。我和阿虎去江東尋父,要是真的能東西並進擊垮曹魏,恐怕將來會有在中原、荊襄和將軍你兵戎相見的一天。”
這是姜遠不想在此時提起的,但卻也是終究避不開的。
念及這一年多以來的情誼,姜遠本希望他們能走得輕鬆一些,沒有負擔一些,所以刻意不去談以後的事。但現在文鴦主動說了出來,這層窗戶紙也就捅破了。
“你說的對,若你們去東吳為將,以後兵戎相見或許難以避免。”
文鴦和文虎無奈苦笑。
“我們也不想和將軍你打仗。”文虎說道,“在將軍手下待過之後深有體會,做你的部下很舒服,做你的敵人很難受。”
“我沒有你想的那麼厲害。”姜遠連連擺手。
文鴦卻說道:“將軍只是還差一點羽翼罷了,無當飛軍很強,但畢竟只是一支數千人的軍隊,等將軍能夠指揮萬人之眾的時候,這天下一定會傳揚你的名字。”
姜遠一時間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如果文鴦和文虎不是要走,也許他會很高興地和他們隨便聊聊展望一下這種將來,但現在似乎並不合適。
他主動轉移了話題道:“文欽將軍正跟著吳軍北伐,你們不如暫時等一等,等到東南的局勢明朗一些再做打算。我想大概也就一兩個月吧,淮南的戰事會有結果。”
文鴦和文虎對視一眼,在心中思考之後都接受了姜遠的這個提議,隨後向姜遠行禮告退。
從此間趕到淮南也要好長時間,前線風雲變幻,要直接找到文欽並不容易,確實不如等這一戰有了結果,到時再根據成敗來決定是去淮南還是去江東。
暫時穩住了文家兄弟,姜遠心中還是有些遺憾,一旁的寧隨看出了他的心事,為其出謀劃策道:“將軍既然惜才,不如使些手段把他們留下來。文鴦將軍勇冠三軍,放去東吳既是我軍的損失,又是將來的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