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穀道中部,大雨導致的山體滑坡沖毀了一座架在溝壑上的棧橋,趙廣統領的前部士兵正在拼命地搶修棧橋清理道路。
姜維已經得知殿後的姜遠和柳隱兩軍埋伏擊退了追來的魏兵,他料鄧艾不會就此放棄,此時也不願在此乾等,派來忠和向充等人各率一隊士兵往山道兩側尋找別的道路。傅僉則是親自身繫繩索,試圖蹚過積水的溝壑。
夏侯霸看著大軍等待的茫然景象,對姜維問道:“鄧艾追得如此急,又逢天降大雨,敵軍一樣疲憊不堪,這時候比的便是兩軍的底力,大將軍何不整頓士卒佈下八陣,就在此地與之一戰?”
“鄧艾看我軍停下列陣,一定不會主動來戰的。別看他現在追得急,那是不想讓我們到上邽獲得糧食。若是我們現在反旗攻之,他就會主動退卻,但不會退遠。”姜維搖頭反駁道。
“若即若離,伺機而動。”夏侯霸領會了鄧艾這一次出擊的宗旨。
堂堂正正一戰,鄧艾絕不是他們的對手的,但如果把兩軍都拖到疲憊飢餓糧草短缺,在本土作戰的魏軍始終有著優勢,到時候再全力攻來,勝負就難料了。
“所以我們不能停下,哪怕敵軍追得再緊,也要先到上邽。”姜維說道,“殿後的姜遠和柳隱有新訊息嗎?”
“暫時沒有,他們上一次派人報信,稱伏擊成功打退了敵軍,正在向我們靠攏。”夏侯霸說道,“要派出斥候去查探嗎?”
“看來趙廣修好棧橋還要一點時間,讓斥候去給姜遠傳令,在大軍後方十里之外設陣,若敵軍追來,務必要將其攔住。”
此時姜遠和柳隱已經趕了上來,在半路遇到了前來傳令的斥候。兩人都沒想到大軍居然在前方停下了,此時距離已經不足五里,接令之後只得下令本部人馬掉頭。
姜維給他們選的是一個利於設防的好地方,可惜的是命令來的晚了一步,或者說姜遠和柳隱的行動快了一些,一來一回錯過了最佳的設防時機,魏軍的前鋒又追上來了。
兩軍在距離姜維主力不足十里的一處緩坡上發生遭遇,姜遠親自領軍衝鋒,把剛剛衝上坡的敵軍頂了下去。
柳隱手提一柄長刀,領著刀斧手們從側翼掩上,搏戰中親自手刃十餘名敵軍,幫住姜遠穩住了陣腳。
魏軍抵擋不住姜遠柳隱兩部的突擊,紛紛往坡下潰退,漢軍得以佔住了高處有利地勢,本能習慣地準備以弓弩追加殺傷下方的敵軍,然而弓弦浸水之後多半失去了彈性,弩機也難以擊發。
被雨水浸溼的弓弩失去了威力,漢軍的弓弩優勢不復存在。
鄧忠見預想中的弓箭急襲沒有到來,暗暗在心中慶幸,他不願就此認輸,召集了身邊計程車卒再度往坡上衝去。
坡下的魏軍見鄧忠都在往上衝,豈有不跟之理,於是姜遠和柳隱等人在坡上又見到了蜂擁而來的黑潮。
兩軍最前排計程車兵都舉著大盾,激烈地撞在一起,彼此隔著盾牌咬牙怒視,後方的長槍手們則舉著槍桿越過己方前排的盾手試圖刺殺敵軍。
姜遠和柳隱的兵力多於鄧忠,且兩人在高處對戰場形勢一目瞭然,見鄧忠只有千餘人就敢如此狂妄地進攻,心中不由得都冒出了火氣。
無需等姜遠命令,柳隱自發地開始指揮自己的部下從兩翼包抄魏軍,在鄧忠部和姜遠的無當飛軍正面糾纏時,柳隱軍迅速地完成了繞襲敵陣後方的舉動。
姜遠和柳隱軍加起來近四千人,但主力大部集中在坡地上列陣阻擋魏軍進攻,所以這一次側翼包圍做的很勉強,但柳隱的部下最終還是沒有辜負期望,成功圍住了魏軍。
正在跟著鄧忠同姜遠部苦戰的魏軍驟然受到來自側翼和後方的威脅,一下子又陷入了混亂,全軍不再凝聚成向前突擊的箭頭,而是漸漸變成各自為戰的混亂一團。
姜遠望著敵軍散亂的陣形,心中無比渴望這個時候手邊有一支騎軍,如果阿納雅的騎兵在這裡,只需要一個衝鋒他們就能打垮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