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郡距離蜀國陰平郡最近,楊頌和郭循率軍出發之後不出半日便開到邊境,全軍一萬人拖成冗長的縱隊在山嶺之間夾道行進。
與此同時楊頌的信使快馬趕赴金城和天水,將自家太守字裡行間流露出志得意滿的書信呈遞給金城太守楊欣和天水太守王頎。
王頎得到書信,心中頗為不安,很快便趕到軍中找鄧艾商議:“鄧將軍,隴西的楊太守和郭循率兵往沓中去了,我們該如何應對?”
鄧艾淡淡地回答道:“靜觀其變。”
“靜觀其變?”王頎聽罷為難地說道:“天水與隴西互為犄角,若楊太守兵敗,只怕天水也將受到蜀兵威脅……”
鄧艾反問道:“王太守之前不是也猶豫不定,想和郭循去掙這份接應姜維歸魏的功勳?怎麼這個時候擔心起友鄰的安危來了?”
王頎尷尬地撇開目光,訕訕道:“鄧將軍,我是這麼想的,若姜維真心投降,我們與楊太守同去也算一份功勞。若蜀兵有詐,我們也好策應救援楊太守他們,豈不兩全其美?”
鄧艾正色勸阻道:“王太守若如此行事,則涼州危矣。”
“鄧將軍何出此言?”王頎臉色驟變。
“沓中之地乃環山平原,北面山嶺橫臥,只有三條道路通往我國,南面有川西高山深壑。似此地形,王太守以為如何?”
“多面受敵,易攻難守。”王頎不假思索地答道。
“確實易攻難守,但我軍貿然攻進去之後,也將同樣面臨此困境。”鄧艾領著王頎來到地圖之前指畫道:“當年諸葛亮襲取武都陰平,令此兩郡成為漢中西北屏障,遂令蜀軍的防線形成一體。要攻陰平,須有另外兩支兵馬策應才好進軍。”
王頎虛心求教:“不知還需哪兩路兵馬?”
鄧艾微微一笑,指圖上長安說道:“一路大軍出長安進逼漢中,一路出祁山急襲武都,穿插至白水之西佔據陰平橋頭,將沓中蜀軍隔斷在白水之西,同時多造聲勢威脅白水、陽安關口。”
王頎對著地圖端詳良久,終於看懂了鄧艾的謀劃,隨後倒吸一口冷氣:“如此,則北部蜀軍被分割成三部,首尾不能相顧。”
“可惜要形成此勢,至少需要朝廷調動十五萬大軍。如今東南新敗,吳寇虎視耽耽,我等能保住雍涼無虞已是殫精竭慮。”鄧艾扼腕嘆息道,“言歸正傳,王太守,我之所以力阻你率軍前往沓中,正是擔心姜維狼子野心,此時恐怕已經調集重兵在沓中設伏。”
“那楊太守他們……”
“如今只有一個辦法可以彌補,王太守此時莫去沓中,而應該率軍進駐祁山,做出要攻擊武都之態。”鄧艾胸有成竹地說道,“同時密切關注隴西軍的情況,若沓中一旦出現蜀兵主力,太守可大膽進擊武都,沿途令人散佈謠言將襲取白水。蜀兵擔心後路被斷,必不敢全力追擊,楊太守或有一線生機。蜀兵若從沓中撤圍,太守亦不可戀戰,速速退保祁山。”
王頎用力點頭:“鄧將軍高明!鄧將軍,那你……”
“我回長安,將此要事報與郭、陳兩位大人知曉。”鄧艾拍著王頎的肩膀說道,“王太守放心,只要太守依照本將軍之計行事,天水定可保全。我已派遣犬子鄧忠率軍進駐祁山,為太守保住退路。”
王頎此時已經對鄧艾佩服得五體投地,再也不去想什麼接應姜維的功勞,當即按照鄧艾所吩咐的前去準備。
……
沓中北部山嶺密林之中,姜遠和張嶷等人已經埋伏了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