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遠隨那位費禕的幕僚來到大將軍府,見府上陳設佈置相當簡單樸素,果然與傳聞中的“雅性謙素,家不積財”相合。
“大將軍方去送吳使東歸,姜參軍在此稍候片刻。”正在府上辦公的官員如是說道。
姜遠心中詫異,東吳這個時候有使臣前來?自己先前在漢中卻絲毫不知。
再一細想,他心裡便明白了,這番前來的吳使想必是諸葛恪專派而來通報東興大捷的,之所以沒有大張旗鼓令蜀中上下知曉,恐怕來使身負聯合蜀中漢軍共同北伐的軍事機密。
念及此處,姜遠忽然又覺得費禕大將軍府上的官員有些不牢靠,竟然隨便對自己一個不屬於大將軍府的外人透露東吳來使的訊息——將來或有可能被魏人利用。
好在近些年漢中穩固,他們虎步軍中也訓練出了一批擅長捕奸反諜的精幹斥候,雍涼方向的魏人細作想要滲透蜀中很難過漢中這道坎。
在府上等候了片刻,費禕從外歸來,姜遠起身參拜。
“我已聽說了,姜伯約派你來漢壽調查敵間,可有所獲?”費禕的神態語氣平易近人,絲毫沒有地位尊高者的架子,令姜遠不由自主心生好感。
“稟大將軍,暫時還沒有結果。”姜遠答道。
費禕沉吟道:“向來用諜捕諜,最重要的便是守密,姜參軍來漢壽不出數日,而城中皆知你為追查魏間而來,不知其中可有我所不知曉的秘情?”
姜遠心中凜然一怔,自己兄弟二人這兩日以調查之名與城中官吏多有接觸,本意是塑造二人秉公行事的形象,沒想到會因為宣揚過多而違背了掩人耳目的本意。
誠如費禕所言,無論是用諜還是捕諜行動,一條最基本的原則便是謹慎低調行事縝密,現在姜遠必須要想出一個合適的理由來為自己二人的行動圓謊。
潛伏涼州刺探敵情時他尚覺得自己機智多謀應變靈敏,此時在費禕面前絞盡腦汁卻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饒是面色不改沉靜,目光卻隱約出賣了他的緊張。
“姜參軍?”
“大將軍,其實卑職剛從涼州回來,探聽到魏人有奸細在蜀中但並無周詳情報,推測其有可能在漢壽活動。此番大張旗鼓,本就意在打草驚蛇。”姜遠努力嘗試把話圓回來。
費禕奇道:“打草驚蛇?這是何故?”
“方才聽聞吳使已至,想必大將軍也知曉諸葛恪於東興大破魏軍之事。”
“不錯,東吳此番譴使西來,一是通報大捷炫耀武威,二是邀我北伐共擊曹魏。”
“衛將軍正有此意!特命卑職前來徵詢大將軍意願。但恐魏人奸細探知失去先機,故以捕諜為名。”
姜遠心中此時緊張到了極點,臨機應變說出的這番話實為行險之舉,倘若費禕再多問上幾層細節,他擔心自己恐怕會露出破綻。
好在費禕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姜維準備北伐這件事上,沉吟片刻之後說道:“自延熙六年姜伯約升鎮西將軍領涼州刺史起,朝廷就給了他相機決斷對北用兵的權力,萬卒以下的出擊完全不必過問於我。”
“大將軍,曹魏雍涼軍團五萬餘眾,若我軍只以偏師進攻,何日可以克服雍涼還都長安啊?”姜遠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