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好事來的快,壞事兒也來的快。正午時分,盧植和趙信正商議著下一步軍事計劃,趙信一直擔心和提防的事情終於來了!
朝廷差黃門左豐前來體探,趙信找了個機會秘諫盧植:萬不可因小失大,若其索賄,當與之。盧植卻是個剛直脾氣,並不答應。
果其不然,左豐在帳中明目張膽的索賄,盧植卻是絲毫不給其面子道:“軍糧尚缺,安有餘錢奉承天使?”
因此左豐心中生恨,就此離去。
盧植見左豐未得絲毫金銀離去,盧植甚是痛快,但趙信眉頭卻是緊鎖。接下來的兩日,盧植邀請趙信商議下一步的攻擊鉅鹿的戰事,趙信也心不在焉。
對此盧植甚是疑『惑』,忙詢問為何。
趙通道:“黃門左豐乃是朝廷十常侍前的紅人,盧中郎得罪此人,實不是明智之舉。縱使今日商議妥當,鉅鹿將次可得,那又如何?只怕不久,朝廷就會派人前來,替代盧中郎。”
第三日正午,朝廷果真派來一人,替代盧植領兵,並將盧植捆縛送京問罪。
朝廷派來的這個人,正是後來火燒洛陽的西涼董卓。
董卓到來後,可沒有手軟,對盧植更是沒有絲毫客氣,直接將盧植捆縛,差兵保護,將其遣往京都。
董卓帶來計程車卒對盧植毫無尊敬,趙信氣急,當中扇了那什長一巴掌,讓其對盧植的言行舉止客氣點。為保盧植安全抵達京都,趙信吩咐『性』格穩重,頭腦精明的楊休統五百兵馬,一路護送。
被困在木製檻車,身著囚衣的盧植拱手感謝趙信之情,趙信一路相送,送出三十里,方才回廣宗。
卻說楊休護送盧植往京都趕去,剛要遇見從潁川奔赴廣宗的劉備三兄弟。劉備見恩師被困檻車,大驚,滾鞍下馬,跑到近前問其緣故!
盧植將事情一應告之,張飛聽完大怒,要斬護軍楊休,盧植急忙制止之,並道:‘楊軍候乃是子麟擔心我途中有恙,請來護送矣。’
劉備也道:“朝廷自有公論,汝豈能造次。”楊休與眾人拱手告別辭去,一路陪行奔赴京都。
楊休一眾走後,關羽道:“盧中郎已被逮,董卓領兵,我等去也無所依,不如暫且歸涿郡,再行打算。”劉備思慮片刻搖頭道:“吾等聚涿郡五百鄉勇,寸功未立,如何有面目回去。且去廣宗助力官軍,討伐賊眾,匡扶漢庭為重。”
關羽聽完,低頭不語。
盧植被調遣走後,董卓的目標又看上了趙信,幾番給趙信釋放我想用你的訊號,然趙信卻並不理會!董卓見趙信不識抬舉,覺得黃巾軍只剩區區幾郡,不成氣候,擔心趙信會分自己功勞,便找了個蹩腳理由把趙信派往河間。
這連日趙信正急著走呢,沒想到自己打瞌睡,董卓就送來了枕頭!得到軍令的趙信甚是歡喜,即可組織兵營,一天時間,已然走出廣宗範圍。趕往河間半途中,正遇趕往廣宗的劉備,兩邊見面,自是一番寒暄。
劉備更是代表盧植,就護送一事向趙信表示感激之情,趙信言:“盧中郎乃是朝廷明宿,自己身為晚輩當儘自己綿薄之意,無需相謝。”
短暫敘說,兩邊各去。
劉備領著五百鄉勇繼續趕路,不到兩日時間,忽然聽聞山後喊殺聲大震,鼓聲沖天。劉備及領關羽、張飛縱馬登傷高崗查探,只見山下漢軍打敗,後面漫山遍野,黃巾蓋地而來!
中軍豎一高大門旗,上書:“天公將軍”。
劉備冷眉道:“張角在此,活該你我兄弟立功,可速戰!”三人即領五百鄉飛速而出!
原來趙信走後,董卓自仗武力與張角廝殺,被張角殺敗!
張角一路從鉅鹿趕殺至廣宗!董卓到城門而不得入,只得繼續奔逃!劉備兄弟三人統兵自半山殺下,張角不知漢軍數目,只得暫停追擊,撤入廣宗,兀自固守,以待戰機。
劉備三人救了董卓回寨。
董卓坐上主座,半日方才從驚恐中反應過來,長吁一口氣,吩咐士卒端木凳,劉備拱手謝禮,掀戰袍而坐。
董卓問劉備道:“現居何職?”
劉備神情平淡道:“尚是白身。”
聽得這話,董卓當即輕視,不再多言。劉備自討沒趣,引關、張二人走出大帳。
張飛怒道:“我等不以兵少之險,親赴血場救其『性』命,他卻如此武力,若不殺之,難消我氣!”正說著,就要提刀回身,斬殺董卓!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也,目前官拜河東太守,為人桀驁。
張飛被董卓得罪,提刀就要回身殺他,劉備和關羽急忙將之制止,道:‘董卓乃朝廷命官,豈可擅殺也。’
張飛怒哼道:“若不殺他還則罷了,竟還要在其手下聽令,如何肯甘!二位兄長若是執意留在此地,我自投別處去也!”
劉備聽聞,當即拿出一副義氣第一的樣子道:“你我兄弟三人義同生死,豈能相離!不如就一起投奔別處便了。”
張飛這才點頭道:“若是如此,稍解吾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劉備帶著關張和一眾鄉勇,投奔當時身在曲陽的朱儁。朱儁為人敦厚闊氣,待劉備兄弟三人甚厚,故而合兵一處,進伐張寶。
此前曹『操』追隨皇甫嵩討殺張梁、張寶,張梁兩兄弟得知廣宗已經被破,當即分路而逃。張梁逃奔至曲陽,據城堅守。張寶則屯麾下九萬兵在城外東側山後,彼此成掎角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