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草原黑暴 > 第九百七十四章 回驀遠眺山河破碎 外憂連內患(七)

第九百七十四章 回驀遠眺山河破碎 外憂連內患(七)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崇禎十五年深冬格外寒冷,房簷上薄雪結出一排晶瑩剔透的冰錐。紫禁城太和殿前寬大廣場中地磚多年未休整,斷裂接縫處『露』出一叢叢枯草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平臺大殿內溫暖如春,崇禎皇帝朱由檢呆坐於龍椅眼望著房梁沉默不語,皇帝處於暴戾前寂靜,十餘朝堂重臣個個面如竹黃噤若寒蟬。遼東傳來最新戰報,錦寧會戰明軍大敗,督師洪承疇所率領的明軍主力被圍松山小城。更為關鍵的是明軍在筆架山糧營被奴兵佔據,大明總兵楊國柱陣亡,總兵吳三桂、王樸從杏山出兵二萬救援,被建奴正白旗和碩貝勒多爾袞半道伏擊,大戰一場後二人只帶少數護衛逃脫。

年過三十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已經不是官場新人,他從前線傳來的多份軍報中讀懂了沒寫上臺面的東西。大明為這場關乎國戰的戰役幾乎調集了大明北方大部分精銳邊軍,二十多萬戰兵加上近三十萬輔兵被建奴各個擊破,逃回來的將領大都失去了本部過半人馬。松山是一個小城沒有多少存糧,根據前線錦衣衛傳來的諜報,不給前線調糧的主事就是崇禎皇帝派遣的大內監軍太監高起潛。根據戰報,建奴大軍連營數十里將松山嚴密圍困連飛鳥都不易進出,明軍被全殲的命運也就在這幾天。更為可怕的是,一旦建奴全殲松山明軍後要是聚集全軍再次入關,大明已經沒有足夠的大軍抵抗建奴入關。

想清楚整個事情前因後果的崇禎皇帝從暴怒中漸漸平息,他剛剛想到了另一件誰也不願意提及的軍報。數萬破奴軍登陸遼東金州,圍困了三十萬建奴主力。很顯然,才得封華國公的偽藩張平安麾下破奴軍,誇大了被圍建奴主力數量卻從另一層面安定了大明人心。只是華國公張平安這人邪『性』地厲害,你麾下破奴軍數萬人包圍建奴數十萬大軍,明軍主力大敗不說督師洪承疇被圍,對比如此強烈地反差凸顯明軍無能,把大明皇帝和朝廷的臉打得虛腫。崇禎皇帝和朝堂眾臣想悄無聲息地忽視這份軍報,那個不要臉的破奴城宣慰使司駐京衙門把這事傳得滿大街都知道。

這個數年一直躲在月坨島的破奴城宣慰使司駐京衙門,在崇禎皇帝下旨擢升破奴侯張平安為華國公後,重新搬回京師西直門外張家莊。新任華國公府管事趙虎臣上奏朝廷,說是要重新裝修華國公府衙。破奴城宣慰使司駐京衙門重歸京城,這件事讓大明朝廷感到噁心地要命,倒是華國公一系官員倒是逐個登門慶賀。隨著明軍遼東戰敗,關外戰場救命稻草只能是華國公麾下破奴軍。平臺正殿上朝議陷入沉默,崇禎皇帝正愁沒有替死鬼,朝廷重臣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亂』提主張。偌大朝堂議事陷入尷尬之時,華國公府非常及時地上了一道奏本,華國公張平安上奏朝廷,破奴軍包打建奴希望大明朝廷停徵遼餉緩解大明財政危機。

華國公張平安這篇文采華麗的奏章,闡述了破奴侯大勝數百萬羅斯聯軍入侵,俘獲敵軍上百萬,戰場斬殺敵軍七十萬。破奴軍主力正回師破奴城,準備發起對遼東偽大清國的總攻。這些年來,大明朝廷雖然對華國公張平安看不上眼,卻從未懷疑過華國公張平安對建奴的仇恨。畢竟華國公張平安的父母死於建奴手中,他要是不為父母報仇將被世人視為大不孝。而且偽大清皇帝父汗努爾哈赤被張平安親自斬殺,雙方這個血海深仇根本就無法化解。華國公這個奏章倒是讓崇禎皇帝極為滿意,華國公張平安的奏章捅出了大明最大貪腐之地。

大明每年在遼餉上花費數百萬兩白銀,到今天卻落得精銳盡沒。華國公在奏章中甘為崇禎皇帝背黑鍋,端掉遼餉等於斷絕數百官員貪腐的路徑,這讓崇禎皇帝看不懂這個華國公張平安倒地是忠臣還是『奸』臣。本來陷入沉默的平臺大殿,被華國公張平安這份奏摺攪起了滔天巨浪。在京城的五軍都督府基本上都是由勳貴們把控,他們萬萬沒想到同為勳貴的華國公為何要斷絕他們地財路。由於北方戰事頻繁,華國公張平安現在幾乎不用陸路運輸貨物,京城銀樓除了發行金銀幣外只剩下異地匯兌買賣。

數次建奴入寇關內,崇禎皇帝又關閉榷場,那時的破奴侯張平安,也就不把買賣的重點放在直隸。華國公張平安是個很講實惠又極為現實地人,直隸勳貴在崇禎皇帝關閉榷場時只動嘴不幹活,華國公張平安自然也不會傻乎乎地掏銀子。沒有了共同利益,相互之間拆起臺來絕對不會手軟。本來這場廷議是討論如何救援遼東松山被圍困的大明殘存大軍,到後來成為了遼餉保衛戰。政治鬥爭永遠是骯髒且往往帶著殘酷地血腥,在遼東松山被圍困的數萬明軍,成為了華國公張平安政治鬥爭地本錢。

關於遼東明軍,張平安從大明天啟年就開始佈局,想要徹底毀掉這支大明尚且能打仗的軍隊。要說早年間張平安割據破奴城純粹為自保活命的話,現在張平安的野心開始膨脹。大明立朝二百多年別看山河破碎反賊四起,它的正統地位依舊不易撼動。張平安要想更上一層樓就必須掃清許多看不見地障礙,其中大明政權的基礎來源於儒家養士制度,正是由千百萬讀書人和士紳構成了大明平穩的基礎。掌握大明輿論導向的讀書人,一面指責遼餉令大明百姓苦不堪言,一邊享受不繳納任何稅賦的好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明這個惡疾已經延續了數百年,張平安僅憑個人之力無法撼動這個傳統,他要想打破這個僵局只能挑動大明內鬥。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讀書人雖然掌控話語權卻手中無刀,在大明地位極高的文官可以肆意踐踏武官地人格卻少有人願意帶兵親自上陣與敵廝殺。張平安算計的是毀掉大明最為精銳的邊軍,再讓文官和勳貴們內鬥不止,他這才能從中漁利謀求對遼東最終控制。隨著年齡增長,張平安內心盤算的東西也就越深,他在政治上成熟其計謀也漸漸變得老謀深算。張平安非常清楚遼餉這個大餅涉及官員太多,那些沒撈著好處的官員藉助他這個奏摺一定會重新瓜分遼餉地盤。

為了達成他攪『亂』大明朝局的目標,張平安打算犧牲掉遼東邊軍。如此一來,破奴軍今後經營遼東就少了許多羈絆,而沒有進攻能力的大明邊軍,自然再也不會對破奴軍構成威脅。更為重要的是,失去了遼東邊軍大明也就徹底失去了對破奴軍的鉗制,沒有軍事實力的大明朝廷除去虛名外再也沒有本錢與破奴軍叫板。而張平安的這個佈局,破奴城宣慰使司所有文官中沒有一人能看破,要不然盧象升和楊漣也不會被張平安推到前面寫這份奏摺。大明官場老狐狸不少,卻沒一人看穿華國公張平安的算計,只能說張平安廟算千里的謀略足以比肩三國時期魏王曹『操』。

遼東金州戰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混戰,破奴軍上數支大軍在金州以北追逐建奴各部。其中,湯古代率領的漢軍兩黃旗和佟養『性』帶領的烏真超哈營成為破奴軍主要打擊目標。打殲滅戰是破奴軍慣用戰法,破奴軍採用穿『插』、包圍、分割戰法將金州大清各部包圍在六個不大的區域。金州處於半島末端三面環海,只要蜂腰部被破奴軍斬斷,大清十數萬大軍很難有騰挪空間。破奴軍協統楚留香在金州大戰中戰功最為顯耀,他一次偷襲戰拿下復州城,二次伏擊戰雖然打死的建奴戰兵不多卻抓捕到兩個重要戰俘。

正藍旗和碩貝勒阿敏被巡弋追殺逃兵的楚留香二千騎兵伏擊,七十個護衛死於火銃之下,阿敏本人三處負傷被楚留香部擒獲。鑲黃旗和碩貝勒豪格,也被楚留香抓捕,只是豪格比阿敏要幸運很多被抓時沒有受傷。連徵夷行營大總管張通都不住感嘆,這個西門慶運氣不是一般地好,楚留香可憑這三次戰功連升三級,三個一等金質獎章足以超越許多都統領。隨著破奴軍兩路主力會師,金州城吸引建奴援軍的目標已然達成再留下這個破城意義也就不大,協統董和亮下令用重炮轟擊金州城牆。破奴軍十九門重炮一字排開,粗大的炮口對準了二里外金州南門。

當第一發十二斤在巨響中鑽入城牆,高爆震爆直接掀飛牆體,打出一個三丈寬的大缺口。數十個守軍不是殘破屍體直飛十丈高,就是被衝擊波震死。十九門重炮依次開火,一輪轟擊就將破敗的金州南面城牆削去一半。協統董和亮看到此情此景也不由得感慨萬千,早些年破奴軍要是有這些重炮,也不至於出動死士營兄弟拿人肉去安放桶了。沒有了城牆的保護,金州守不足一千守軍在面對數千破奴軍海『潮』般攻勢下,破城也就是遲早的事。破奴軍最大的戰鬥來自於對兩黃旗漢軍的圍攻戰,三萬多漢軍旗和佟養『性』帶領的烏真超哈營,建奴大軍被圍困在一個叫火神廟的地方。

喜歡草原黑暴請大家收藏:()草原黑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