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米皮,把調好的米粉汁兒往蒸鍋的屜籠上一灘,快速的轉動屜籠,讓米粉汁兒流動攤開,加蓋子一蒸,分分鐘就能出成品。
再用刀子一切,配上作料拌開,吃起熱乎乎、軟乎乎、滑溜溜的。
古陽鎮原本吃食不少,除了餛飩羊雜湯,還有面條餃子之類,各大酒館、飯莊裡也有實在頂飽的便民吃食。
提起酒館,張萬山說飄香樓的賬房先生年底要回鄉,年後不來了,打算請個新的賬房先生。
蘇孝文會寫字,安排起事兒來條理清晰,當個賬房該是毫無壓力,可以推薦推薦。
一下子又解決一個,慕清秋心裡高興,忍不住自個兒樂呵。
突然笑容一僵,搖著腦袋疊聲的說:“不行、不行。”
河道宅子人口多,人多的地方事兒多,得有個人管事,蘇孝文是除了婆婆外,最得眾人敬重的,必須留下鎮壓管束。
慕清秋想來年開咖啡屋,到時候肯定缺人手。
有蘇孝文幫忙,她省事兒。
至於賬房,慕清秋琢磨著明天去河道宅子問問,河道宅子那麼多人,沒準就有做過賬房的人。
慕清秋向來是個行動派,心裡有了路子,當下擼起袖子洗了手。
嘗試著做醪糟和熱米皮,等她做出成品,就能拿給河道宅子眾人當生計。
別看攤鋪小,生意做起來,也能養活幾口人。
由於熱米皮需要米粉,家裡沒現成的,就用麵粉充當,只將麵粉汁兒調的稀釋些。也能成效果,她琢磨著得磨點米粉出來,有了米粉,又能出幾樣吃食。
郝平生沒看明白慕清秋在幹啥,但絲毫不影響她幫忙,慕清秋指哪兒她幹哪兒,也跟著忙的團團轉。
郝安生被及富老早放工。回到家的時候。就瞧見廚房裡忙碌的兩人。
他也想幫忙,慕清秋沒讓,新吃食尚在試做中。有郝平生一人幫忙就夠了,再多一個人,反而打手。
最後,郝安生被姐姐郝平生趕去找琴悅和慕清陽玩兒了。
郝安生也只是九歲的孩子。正是愛玩的年紀。
琴悅來之前,慕清陽比較安靜。得空就寫字。
郝安生也跟著寫,可他一寫字就犯困,眼皮子抹了強力膠似的,直往一起瞌。
對此。郝安生很挫敗,他不敢跟姐姐和慕清秋說。
直到得了香酥苑的活兒,心裡默默下決心。他將來要做個糕點師傅,也像姐姐一樣給慕清秋幫忙做糕點。
、、、、、、
次日天亮。慕清秋去鎮上找蘇孝文了解情況。
不問不知道,一問,真是人才濟濟啊!
河道宅子眾人,大部分以前是佃農,有幾個一說起種莊稼,神色間充滿還念與嚮往,一看就知道,這些準是不錯的莊稼把式。
還有好些手藝人,這裡頭有個木匠;有個年輕時給鐵匠鋪當過學徒;還有個竟然會制瓷,尤其是瓷壺,據說是祖傳的手藝。
慕清秋聽的心下歡喜,隨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眾人聞言非常震驚,蘇孝文不可思議的看著慕清秋,有些發怔,他很清楚,如果慕清秋說的可行,那河道宅子眾人的吃飯問題就能徹底解決。
距離年節也就十來天的工夫,再有兩三天、年集就開始了,年集會一直持續到年節。
年集期間,各處趕集的人多,吃食生意自然不會差,這麼一想,眾人紛紛表態,願意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