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太守這般,有人鬧事,便割了別家的田來分,那不是在鼓勵那些刁民鬧事嗎?以後他們但凡有些不如意,便要鬧事,我們無錯的反倒有錯了。”
“那些耍滑頭的去鬧事便有免費的田地可分,讓那些老實本分之人如何自處?”
楊琦微微笑了笑,伸出手來,“你們說的也不無道理,既然你說那些田是你家的,那就拿出田契來給我看。”
各家都早有準備,紛紛拿出田契來。
“好,既然有田契,那我就憑田契,換你們田地,本官一向公正,各家各戶,一畝都不會少,同樣一畝也不會多。”
楊琦當場就要把這些田契都收上來,“各家田地當有多少,我這就派人一一清查,重新編冊。”
這話一出,有人就琢磨過來了,反問道:“這不對吧,楊太守,各家田地多少,各縣縣衙和歷任太守府都有記錄,何須一一清查,費時費力呢?”
“黃巾作亂,各地縣衙記錄多有損毀,前任太守趙謙兵敗於黃巾渠帥波才之手,太守府歷年的案卷記錄也散落遺失,毀於一旦,各家的田地多少,各戶的口數又是多少,本官還真不清楚。”
楊琦和煦地笑著,“我也正愁今年稅賦該如何收繳,幸好陛下聖明,減免了豫州全州的稅賦,就趁著這段時間,重新清查各家各戶田畝戶口,以備來年徵收。”
他這話聽起來溫吞如水,卻讓大多數人感受到了滔天巨浪,要麼認了太守府的分配方案,交出部分田地,要麼就乖乖配合太守府,把自家原來隱藏的田畝和戶口全抖出來。
楊琦對他們說完,又對著府衙裡面的諸曹官吏講道:“你們下去以後,都要認真清查,不可虧待了各家,原來的案卷雖然損毀許多,但有些還是好好的,你們若是謊報瞞報,和案卷對不上,前面引發黃巾之亂的責任,可不是我來背。”
這便是對下面本地官吏的敲打了,楊琦同樣帶了一批人上任,沒有替換縣長官,也沒有替換縣尉,而是替換了各地掌管案卷的曹長。
這案卷記錄對不對,全憑楊琦說了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新官上任要換一批人手,再正常不過,楊琦沒有對那些要職動手,只是動了不痛不癢的一個曹長。
本地世家豪強們便以為,這是楊氏給他們的一個訊號,不會對本地大動干戈。
沒想到現在驟然發難,直接擺出要清查全郡田畝戶口的架勢。
有人在心裡便打了退堂鼓,“太守這話是怎麼說的?安置黃巾也不單單是太守府的責任,我們自然也要出一份力的,那些劣田,我便發了善心,舍了去,也算積德行善了,何苦費那力氣,全部清查一遍呢?”
楊琦聞言便拱了拱手,無奈笑道:“本官也不想這樣,府衙人手有限,黃巾人數又有十數萬之眾,還有因為黃巾之亂造成的大量流民,都需要重新安置,哪裡有這麼多的精力去一一清查?”
“但既然諸位有疑慮不滿,本官作為父母官,自然不能斷糊塗案,再苦再累,也要查清楚,還各家一個公道。”
“無論是誰私自侵佔他人田畝,重罰不饒,沒有田契而強佔的,也當盡數歸還本家。”
“另外,本官也知道本郡田地緊張,所以也請各位放出一些田來,本官可以用錢糧來買。”
“上面對黃巾安置也很重視,本官也是夙夜憂嘆,唯恐再鬧出什麼事情來,讓黃巾復起。”
“但總之,絕不會虧待了大家!”
楊琦話裡的意思,眾人都聽得明白,他不想把眾人逼得太死,只要豪強們稍微放出一點田地,讓他得以重新安置黃巾和流民就好。
這個溫水煮青蛙的折中方案,也說服了絕大多數人,他們也不想亂起來,更不想讓官府把自己家的底細查的一清二楚。
喜歡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