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名系了布團的箭矢,帶著尖聲呼嘯,迅速飛過天塹,射入了泥地上的草叢中。
見到有箭矢射來,立即有巡邏的太子手下士卒,策馬飛馳來看。
他們拾起箭矢,見到箭矢的箭頭已被削去,而箭桿上卻是各系了一塊黃布,感覺頗為怪異。
這些巡邏士卒不及多想,立即將這兩隻箭矢收起,急急帶回哨所,給他們的頭目觀看。
而見到對面的巡邏計程車卒,已將箭矢拾獲,對面正用千里鏡密切觀看變化的范文程,他那滾圓的臉上,頓時出一切俱在所料的微笑。
果不其然,這數名巡邏士卒,立即將這兩根箭矢給帶回哨所,將其呈交給他們所長。
那所長粗識文字,開啟布團一看,竟見是清軍竟將弘光皇帝朱由崧送回東川,不由得驚駭異常。
不是吧,在今天竟然碰到了這般事件。
他立即起身,縱馬疾馳,將這兩塊字跡相同的布塊,急急送給頂頭上司,正在夔州邊境巡查的太子親護隊長王公略。
原來,自各鎮兵馬抽調入鄂西,參加對清軍的戰鬥之後,現在夔州北部等處被炸斷通道的地界,雖然沒有清軍越線進攻,但王明卻猶不放心,遂令自己的親衛隊長王公略,親領數百精銳護衛騎兵,不時來此巡查一番。
王公略看到此信,頓是大驚不已。
不是吧,清軍竟然要將這弘光皇帝朱由崧,送歸東川?
這,這可真是奇了怪了。
他不及多想,立刻隨著這名所長,來到那被炸斷的天塹通橋之處,從千里鏡中向對面仔細看去。
這一看,果然見到對面猶有數十名清軍護衛,正護著一名肥頭大耳體胖如豬的傢伙,呆在對面的山崖上。
王公略心下暗歎,看來清軍所言非虛,他們確實是將這弘光皇帝朱由崧給送到東川來了。
他略一沉吟,便知此事關係重大,自己一個區區護衛隊長,實難在此定奪,遂仔細叮囑了那哨所所長一番後,便自率其部下護衛騎兵,緊急趕回夔州回去。
入得夔州城,風塵僕僕的王公略不敢稍歇,立即前往太子官署稟報。
在入見太子王明之後,王公略將清軍護送弘光皇帝朱由崧一事,向太子簡略稟明瞭一番,又將那兩塊黃布團親手呈上。
王明聽完稟報,亦是十分驚疑。
他開啟那塊黃布團,便見上面寫道:“大清內館大學士范文程,通告對面明軍諸將,現吾奉大清攝政王之命,將貴國弘光皇帝,送歸明境,請速派人接洽,迎回爾帝,以便我等返京覆命,此囑。”
看完布團內容的王明,不禁眉頭大皺。
好麼,真沒想到,狗入的清虜竟給自己來了這麼一手。
王明乃是何等聰明之人,當然立即猜到了清虜的險惡用心。
這群該死的韃虜,無非是在想著,將這個肥豬般的弘光皇帝送到東川后,讓此人挑起東川內訌,君臣互鬥,從而削弱自己的統治,打擊自己的發展,實是歹毒至極!
那麼,若弘光皇帝送歸東川,自己到底該如此面對此人呢?
畢竟,從名義上來說,此人還算是南明的正統皇帝,自己雖貴為崇禎太子,但畢竟沒有皇帝的名份。
故而,在義理與名份上,自己還算是弘光皇帝的手下臣子,一切都要聽從這位皇帝的旨令與安排。現在弘光皇帝送歸,自己至少還要在表面上,向其稱臣呢。
但這樣一來,在尊奉這位名義上的南明皇帝后,種種意想不到的隱患,必將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