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慶功酒會結束,林子軒和王鍾軍等人找地方喝茶聊天。
在場的都是好夢公司的盟友,京圈的主要力量,類似的聚會一兩個月一次,在拉近感情的同時,也互通有無,交換資源。
影視專案的開發,對某件事的表態,獎項的歸屬,明星的前景……
這些事情就在他們的談笑間確定下來。
在內地市場,京圈佔有一半的影視資源,尤其是影視明星,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明星在混京圈,或者準備混京圈。
壟斷談不上,只不過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
所以,京圈的人看不上剛剛崛起的湘南,就像是老牌的富豪看待暴發戶一樣。
京城有著名的藝術院校,有話劇院,有培養人才的機制,有政府方面的關係,有資金和技術的支援,這是他們的底蘊。
當然,京圈也有保守排外的問題。
林子軒在這個圈子裡混了十年,不說徹底看透,也是非常瞭解。
他身在其中,京圈是他的根基,好夢公司不可能單槍匹馬的奮鬥,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資源。
這不是說他在收小弟,忠心耿耿的跟著他一起打天下,他還沒有那麼自戀。
這些影視公司的老闆可不是他的小弟,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人的能力甚至比他強上很多。
京圈能形成如今的規模,一方面靠交情,另一方面靠利益。
主要是利益的結合,只有覺得能賺錢,大家才會跟隨,發揮各自的作用。
林子軒只是早走了幾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成為了這個圈子的主導者,他相信只要所有人的利益得到保障,京圈就會一直存在。
京圈的大佬們聚會,談論的不僅是媒體報道的八卦,還有各種內部訊息。
廣電的政策走向,各家公司電影的排片安排,在暑期檔和好萊塢大片的競爭。
如果有人希望藉助好夢公司的導演和明星拍片子,也可以提出來,老總之間直接對話,比下面的人溝通效率更高,更容易成功。
不過能讓他們討論的專案肯定是大專案,也會涉及到大明星。
有人提到了前些日子津門的《每日新報》刊登小雪照片的事件,林子軒罕見的在圈子裡下了封殺令。
在圈內人眼裡,林子軒低調溫和,不是那種強勢人物。
有個名詞叫做“儒商”,說的就是林子軒這類人,他們誠信經營,注重合作,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個人修養。
能讓林子軒大動肝火,說明觸碰到了他的底線。
“林總,我們要做到什麼地步?”有人詢問道。
林子軒考慮過這件事,對這種狗仔的行為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到法院告他們,會把事情鬧大,弄到全國皆知,即便告贏了,大家都知道了小雪的存在,和他保護女兒的初衷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