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小葉翻看起助理準備好的資料。
這是一份明年好夢公司籌備的新戲匯總,上面註明每一部影視劇的投資規模,導演人選,故事大綱和角色介紹等等。
最重要的一點是有沒有適合她手下演員出演的角色。
每一個經紀團隊都是一個小圈子,競爭無處不在,你不去爭取,就沒有機會。
雖然林子軒說是公平競爭,但那是指不背地裡搞小動作,不是說不能拉關係。
選角的權利在製片人和導演手裡,如果經紀人和導演熟悉,有過多次合作,演員在試鏡的時候就會受到優待。
人脈關係在演藝圈非常重要,經紀人平時要善於經營自己的朋友圈。
小葉在資料上看到了《士兵突擊》,這是公司的另一部重頭戲,投資八百萬,由公司的幾位青年演員出演。
她聽說這部劇在公司內部存在爭議,主要是因為軍旅題材。
軍旅題材一直不是電視劇市場的主流,如今的主流劇集是歷史劇、偶像劇和家庭苦情劇,觀眾群體各自不同。
歷史劇分為戲說歷史和歷史正劇,無論是詼諧還是嚴肅,都有較高的收視率。
偶像劇主要由年輕觀眾支撐,來自寶島和韓國的偶像劇在內地受到追捧。
尤其是正在內地各大電視臺熱播的一部寶島偶像劇,點燃了年輕觀眾追劇的熱情,成為社會上的話題。
這是一部四個富二代稱霸校園,裝酷耍帥,打架泡妞的故事。
憑著這部劇集,讓四名原本默默無聞的寶島少年成為了紅遍亞洲的偶像明星,他們組建了一個歌唱組合,火到沒朋友。
這部電視劇能在內地火爆一方面說明了偶像劇的市場前景廣闊,另一方面說明了內地年輕觀眾思想的轉變。
國內同樣有偶像劇,或者叫做都市言情劇。
從王志聞和江姍的《過把癮》到徐晶蕾的《將愛情進行到底》,趙寶鋼一直是國內偶像劇的製造者。
趙寶鋼的偶像劇被內地媒體批評為濫情戲,就是講年輕人之間的愛情。
那些批評他的人肯定沒看過寶島的這部偶像劇,趙寶鋼的戲至少有生活基礎,不是那麼的浮誇,有些東西在裡面。
寶島和韓國的偶像劇更像是虛幻出來的,只存在於想象之中。
內地年輕觀眾追捧這樣的偶像劇,有逃避現實的心理,這和社會的發展有一定的關係,生活和學業的壓力大,需要調劑和放鬆。
還有一點拜金主義抬頭的跡象,富二代的人生的確值得羨慕。
於是,偶像劇逐漸成為收視率的保障,獲得電視臺的歡迎。
家庭苦情戲的觀眾多是中老年的家庭婦女,她們的人數多,還是忠實觀眾,保證了這類劇集的收視。
這三類題材佔據了國內電視劇市場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份額。
其他像是都市劇、武俠劇、神話劇和戰爭劇佔有剩下的市場份額,軍旅題材無疑是小眾中的小眾,收視率無法保證,賣不出好價錢。
電視臺購買電視劇自然希望盈利,廣告商不看口碑如何,他們只看收視率。
大部分電視劇沒有收視率就談不上影響力,對那些預期收視率不高的電視劇,電視臺很難花大價錢購進,即便質量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