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加坡回來後,孫麗明顯感覺到了不同。
雖然這個選秀節目沒有在國內的電視臺播出,但透過紙媒和網路的報道,讓她不再默默無聞,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就此進入了影視公司的視線。
滬城本地有兩家影視公司和她進行了接觸,討論簽約事宜,給予新人的待遇。
孫麗還在猶豫。
她在藝校裡學習的不僅是表演,還有影視圈的基本常識,大家經常討論哪家公司的實力強,明星多,容易出名。
既然要簽約,自然要挑一家有實力,待遇好的公司,她想再等等。
京城獲得了二零零八年奧運會的主辦權,滬城舉行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
孫麗參加了滬城電視臺的一檔慶祝晚會,需要表演一段舞蹈,如果是以前,她只能和其他舞蹈演員一起表演。
在新加坡拿到選秀女子組的亞軍後,就有了獨自表演的機會。
名氣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能獲得大家的認可。
晚會採用錄播的形式,孫麗來的很早,做好了準備,只是她要等到那些歌手大腕錄好後,才能輪得到她。
有些歌手來的匆忙,就是趕個場,電視臺要配合他們的時間。
孫麗一邊等著,一邊做熱身運動。
舞蹈不是上臺就跳,要提前熱身,讓身體舒展開,才能在舞臺上發揮出最佳的狀態,否則身體僵硬,給觀眾不專業的感覺。
雖然等了很久,她並沒有不耐煩,部隊的生活讓她學會了忍耐。
錄完節目,她離開電視臺,坐地鐵回家。
孫麗是單親家庭,父母在她十二歲那年離異,她跟著母親生活。
當時她們沒有房子,居無定所,只靠母親做售貨員的微薄工資過日子,處境相當艱難,父親卻不管不問。
她對父親有著不滿,同時養成了堅強獨立的性格。
回到家裡,已經很晚了,母親給她留了飯,聊起了女兒的前程。
和影視公司簽約是一件大事,母親希望女兒在身邊生活,孫麗則考慮的更多,母女倆開始了日常的互相說服模式。
目前,國內的演藝圈大致分為三塊。
京城演藝圈、滬城演藝圈和花城演藝圈,最近崛起的湘南還不成氣候。
花城演藝圈只在粵語地區有影響力,滬城演藝圈在電影資源上稍顯薄弱,遠不如京城演藝圈的根基雄厚。
這幾年,滬城成為華國的經濟中心,在娛樂產業上加大投入,奮起直追。
除了邀請大導演和大明星來滬城發展,還打造影視人才的培養基地,滬城戲劇學院相當於京城的電影學院。
好夢公司在滬城投資的電影院線享受各項優惠政策。
如果在滬城建立電影公司,投資影視劇,前三年免稅,滬城還拿出十五億人民幣建造了車墩影視城。
孫麗對這些一知半解,這屬於產業規劃。
她現在只是一個退伍沒多久,剛進演藝圈的新人,考慮的是尋找演戲的機會。
滬城這邊的影視公司不行,找她簽約的那兩家公司沒什麼大明星,製作的電視劇都沒怎麼聽說過,實力有限。
只有進入大公司,才有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