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論證沒什麼現實依據,就是大概說個數字。
《臥虎藏龍》的獲獎激了大眾的熱情,這是個好現象,透過媒體的普及和討論,讓大家對奧斯卡有更多的瞭解。
瞭解越深,才不會把它看得太重。
既不過於推崇,也不過於忽視,用平常心對待,它就是美國的一個電影獎,能參加很好,不參加也沒什麼。
不光是內地,香江的情況也一樣。
香江電影人對好萊塢尤為熱衷,這次武俠片拿到奧斯卡獎,在北美的票房一路攀升,讓他們心動不已。
武俠片是香江人的強項,他們希望由此掀起一股武俠片的風潮,把這個型別做起來,進入美國的電影市場。
這一屆的香江金像獎,《臥虎藏龍》獲得十六項提名。
這是一個態度。
香江金像獎的投票規則和奧斯卡相似,都是同行投票,拿到這麼多提名基本上代表了香江大多數電影人的看法。
金像獎的組委會邀請李桉參加導演座談會,討論華語片未來的展。
說白了,就是讓李桉介紹怎麼樣把華語片打入美國市場。
事實上,美國電影人對《臥虎藏龍》的武打場面很有興趣,香江的武行在好萊塢會活躍一段時間。
不過存在一個問題,當美國電影人學會了吊鋼絲,學會了武打的手法,結合他們的電腦特效,做出比武俠片還要震撼的武打場景。
到那時,他們就不需要香江武行了。
所以,華語片想要生存,想要打入美國市場,不能只依靠外在的東西,要有自己的精神和文化核心。
這牽扯到文化的輸出,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不是依靠一兩部電影,或者幾年時間就能完成的,要從小做起,一點點積累。
好夢公司內部也在討論和總結。
他們不太關注最佳外語片獎,更在意技術類的獎項,技術獎是對影片整體制作水準的肯定,對國內的電影行業有所幫助。
比如最佳攝影獎,這個獎說明美國人對《臥虎藏龍》的攝影手法感到好奇。
意味著用這種手法拍出來的片子在北美可能有市場。
再說最佳配樂,《臥虎藏龍》的配樂使用了少數民族的樂器,結合優美的風景,精彩的打鬥,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在西方觀眾看來,這就是異域情調。
討論這些方面有助於瞭解海外市場和東西方觀眾的文化差異,只有不斷的總結和學習,才能完善和進步。
四月二日,京城國際機場。
小葉帶著趙莉穎拿著登機牌,接受安檢,隨後進入候機廳,等待著登機。
趙莉穎是第一次坐飛機,前往一個陌生的國家,既緊張又好奇。
小葉心裡同樣無法平靜,她也沒有在國外生活的經驗,但她讓自己保持鎮定,和趙莉穎聊天,化解小姑娘的緊張情緒。
登機的時間到了,兩人走過登機口,迎接她們的是一個更為廣闊的舞臺。8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