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底,梁朝維來到京城。
他這次過來有兩件事,一個是為了春節晚會,一個是為了《無間道》這部戲。
今年的春晚導演組邀請梁朝維和張蔓玉一同登臺唱歌。
這件事引起了媒體的熱議。
兩人雖然不是專業歌手,但在電影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是國際電影節的影帝和影后,在華語電影圈有一定的影響力。
在春晚的舞臺上,唱歌的不一定是歌手,看得還是名氣。
而且,梁朝維和張蔓玉之間傳過緋聞,若即若離。
這是娛樂媒體議論的主要原因。
此時離春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春晚的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梁朝維需要和春晚導演組見面溝通,籤演藝合同,商量彩排的時間,出場的次序,服裝化妝等等問題。
他不可能像內地演員那樣一直待在京城,隨時聽從春晚導演組的召喚。
香江明星對這些細節非常注重,或者說是維護自身的形象。
林子軒有過一個想法,讓《華國之聲》總決賽的冠軍登上春晚舞臺。
這樣既能顯示《華國之聲》這檔節目的影響力,又能讓春晚接地氣。
要把簽約歌手推廣出去,除了出唱片,就是參加各種演出。
春晚是全國最大的舞臺,是最有可能一戰成名的地方,觀眾可能不看《華國之聲》,卻一定會看春晚。
他和春晚的導演組溝透過,效果不理想。
這時候春晚的觀念相對保守,擺架子,沒有開門辦春晚的魄力。
能上春晚的都是藝術家或者有名氣的人物,草根明星不行,他們覺得草根明星的影響力不夠,缺乏在大型舞臺上的表演經驗。
這可是春晚,不是鬧著玩的歌唱比賽。
再者說,那麼多成名的歌星和演員都想上春晚,哪兒有草根的立足之地。
春晚的導演組每年都要拒絕無數的關係戶,即使拿出一首應景的歌曲,也會安排給其他歌星演唱。
這個舞臺的競爭就是這麼激烈。
林子軒退而求其次,安排總冠軍在元宵節晚會上出場,和其他歌手聯唱。
好夢公司和姍姍文化既然成立了音樂公司,就要挖掘這方面的資源,為簽約歌手創造成名的條件。
進入總決賽的六位草根歌手將有機會參加湘南衛視的迎新春晚會,製作一張個人的音樂專輯,為影視劇演唱主題曲。
甚至嘗試向演員轉型,多方面發展。
好夢公司今後還將製作其他型別的音樂節目,在音樂方面的資源越來越多。
有了這些資源支援,即便不能大紅大紫,也能有些名氣,在圈子裡混下去。
如果這樣還不行,林子軒會勸此人趁著年輕改行,不是吃這行飯的人。
他在自己開的飯館招待了梁朝維,一起來的還有葛尤和於東等人。
葛尤和梁朝維都是法國戛納電影節的影帝。
兩人的戲路有相似的地方,既能演商業化的喜劇片,也能演深沉的文藝片。
但在表演風格上不一樣,一個是自然,一個是文藝。
葛尤的表演有種自然而然的感覺,觀眾看了覺得這個人物就該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