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軒一直想拓展國產電視劇的型別,從武俠劇到職業劇和神話劇,型別的拓展帶來市場的繁榮。
不能光是都市劇和歷史劇,要為觀眾提供更多的選擇。
而且,電視劇具有宣傳的作用,透過電視劇的劇情向觀眾傳達觀點和看法,從而影響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比如《京城人在紐約》,播出後盲目出國的人減少了。
他和馮遠證談到的電視劇叫做《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一個關於家庭暴力犯罪的故事,這個題材以往國內沒有人拍過。
家庭暴力屬於隱性犯罪,具有隱蔽性和複雜性。
華國人講究家醜不可外揚,一般不會選擇報警,而是默默忍受,但忍受只會讓家庭暴力愈演愈烈。
製作這部劇集能讓老百姓正視家庭暴力,認識到這是一種犯罪行為,從而透過法律的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
不過,要想起到宣傳作用,除了故事精彩,演員同樣重要。
在《京城人在紐約》中,姜聞把一個到國外闖蕩的華國人演繹的淋漓盡致,從落魄到發家,最後破產。
觀眾覺得這個人物真實可信。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主角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物,他是醫院的外科專家,受過高等教育,為人成熟穩重,事業有成。
在外人看來是一個好男人,但在這層外表下隱藏著一個有暴力傾向的靈魂。
他對妻子疑神疑鬼,經常沒有任何徵兆的出手毆打,逐漸變得心狠手辣,為了維護自己的好形象,不惜殺人滅口。
這是一個性格扭曲的角色。
只有把這個角色塑造成功了,讓觀眾打心底裡恐懼,民眾才能意識到家庭暴力的危害性,為社會敲響警鐘。
林子軒打算明年啟動這部電視劇,先和馮遠證打聲招呼。
《我的野蠻女友》這部戲和國內的一家服裝公司合作,包括拍攝場地、演員的服裝,以及模特表演等等,都由這家公司提供。
電影中高園園工作的地點正是這家公司的總部。
國內的服裝行業一直處在替國外品牌代工的境況,真正屬於自己的品牌不多,就算是有,在知名度上也比不過國外品牌。
電影和時尚結合,順勢推廣國內的服裝品牌,這是雙贏的局面。
高園園因此成為這家公司服裝品牌的代言人。
像這種商業片植入廣告不可避免,比如用手機打電話,用企鵝號聊天。
兩人打網球的場館,吃飯的飯館,京城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廣告牌,明顯的和不明顯的,共有十多處廣告。
僅廠商贊助的費用就超過千萬,收回了成本。
林曉玲拍攝的《渴望》續集票房成功,證明了她不是一個純粹的文藝片導演,也有駕馭商業型別影片的能力。
這給了贊助商信心,不過由於是新人演員主演,他們較為謹慎。
如果是馮曉剛和葛尤的話,贊助費用肯定會翻上好幾倍。
自從《大腕的葬禮》開啟了國內商業影片大批次植入廣告的先河,國內的廣告商就盯上了商業電影。
事實上,在這方面電影遠沒有電視劇的效果好。
電視劇擁有龐大的觀眾基礎,幾億觀眾,還能不斷的重播,電影在影院只能上映一個月左右,觀眾有限,不具備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