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前夕,李桉和香江的製作團隊離開了京城。
在美國和香江,聖誕節是法定假期,香江雖然已經迴歸,可很多方面仍然向著西方看齊。
接下來是元旦和農曆新年,他們會在農曆新年過後才會回來。
那時候已經是三月份,李桉預備明年五月份開機拍攝《臥虎藏龍》。
他們覺得過聖誕節很重要,內地的工作人員則對這種洋節沒什麼感覺,還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雙方在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
這些年聖誕節在國內流行起來,尤其是學校的學生們,頗為熱衷。
但老百姓並不買賬,華國有自己的傳統節日,沒必要追求時髦。
聖誕節那天林子軒過的很平淡,就是上班下班,處理日常事務,今年賀歲檔好夢公司沒有電影上映,不是很忙,公司的氛圍相當輕鬆。
在快要下班的時候,林子軒接到了一通電話,電話來自滬城,是《新芽》雜誌社的主編。
這位主編找林子軒不是為了約稿,而是邀請林子軒做評委。
《新芽》雜誌是以廣大青少年學生作為主要讀者物件的文學刊物。
既然面向的是學生,那麼就難免涉及到教育問題,今年雜誌社以《教育怎麼辦》為主題組織了一系列的討論文章。
文章的作者包括教育學家、文學家、教師和社會學者等等。
大家普遍認為現在的中學語文教育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
中學語文教育將充滿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語文變成了機械枯燥的應試訓練。
目前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文學不能用邏輯思維來解釋,而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具有人文性和審美性。
在這種情況下,《新芽》雜誌聯合了全國七所重點大學,發起了一場“新概念作文大賽”。
大賽的主旨是“面向新世紀,培養新人才”,雜誌社將邀請國內一流的文學家、編輯和人文學者擔任評委。
賽制分為初賽和複賽。
初賽要求作文的字數限制在五千字以內,不命題,不限制題材,不可在公開的出版刊物上發表過,嚴禁抄襲或請人代寫。
參賽者可以透過信件的方式郵寄到大賽組委會,由組委會確定參加複賽的名額。
複賽需要參賽者前往滬城,當場作文。
參賽者需要三十歲以下,不收取任何報名費,其他沒有任何限制。
評委會的主要工作是出題和評審。
《新芽》雜誌邀請林子軒作為評委是看重他的影響力,林子軒不僅拿了國外的文學大獎,還是國內著名的暢銷書作家。
而且,林子軒三十出頭,還很年輕,更能理解青少年的想法。
如果邀請那些五十多歲的老作家,他們和青少年有代溝,在評判上或許會有不同的標準。
“新概念作文大賽”主要是求新,求變,突破原來八股文式的寫作模式,不拘一格。
所以,在選擇評委上力求年輕化,能夠接受新鮮事物,思想開放,不僵化。
在國內的文學界,林子軒無疑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雜誌社知道林子軒是影視公司的老總,平時很忙,他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打了這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