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軒對媒體的報道不太在意,這就是圈內人和圈外人對待頒獎典禮的態度。
對於圈內人來說,頒獎結束這個事兒就完了,大家該幹嘛幹嘛去。
圈外人會圍著這個事不停的折騰,沒什麼實際意義,就是大家娛樂一下。
有戲拍的都走了,沒戲拍的留了下來,過幾天就是第三屆滬城國際電影節了。
在華國國內,這是一個大型的國際電影節,能夠露個臉也好。
馮曉剛接到了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想讓《一聲嘆息》這部片子入圍,他在國內雖然不算一線的大導演,不過知名度很高。
馮曉剛最終還是拒絕了,因為《一聲嘆息》要參加埃及的開羅國際電影節。
參加開羅電影節的影片有個條件,就是不能在其他電影節放映過,要在開羅首映才行。
林子軒和滬城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接觸過,把《小城之春》送過來參賽。
組委會想利用《小城之春》和俞菲鴻來提升電影節的人氣,林子軒則抱著能拿獎就拿獎的心態,大家一拍即合。
《小城之春》會在電影節上展映,這是影片首次在國內放映。
林子軒和慕姍姍走在滬城的街道上,他們對這座城市不陌生,剛結婚那會就來旅遊過。
趁著這幾天的空閒,兩人隨便走走。
不遠處正在施工的是國內最高的大樓,有四百多米,兩個月前封頂,聳立在黃浦江畔,以後就是滬城的標誌性建築。
這座城市的發展速度超出人們的想象。
“以前在紐約那會,咱們還羨慕紐約到處是高樓大廈,現在來看,這兒不比紐約差。”林子軒感慨道。
“這幾年發展的太快,問題越來越多,我覺得還是慢點好,穩妥。”慕姍姍回應道。
慕姍姍的《姍姍訪談錄》以民生訪談為主,對眼下華國的狀況有所瞭解。
一方面經濟快速發展,像滬城這樣的大城市日新月異,體現了改革開放的成果。
另一方面,下崗職工越來越多,矛盾不斷,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社會上的不良現象與日俱增,精神文明建設沒有跟上來。
按照報紙上的說法,這屬於改革的陣痛。
他們是來放鬆的,這個話題就此打住,兩人在吳江路小吃街找了家店鋪,品嚐地道的滬城美食,隨意的聊著。
“曉玲的劇本怎麼樣了?能申請到監獄實地拍攝麼?”慕姍姍詢問道。
“不太容易,要看總局願不願意幫忙了,國內還沒有哪部影片能到監獄實拍的,要真能實拍算是開了先例了。”林子軒搖頭道。
林曉玲的《回家》有一個問題,如果採用紀實風格,最好是在監獄裡拍。
目前,國內監獄的政策還沒有寬鬆到讓劇組到監獄裡拍電影的地步,尤其是女子監獄,審查相當嚴格,想拍攝監獄裡犯人生活的真實畫面,除非是上級領導的命令。
國內電影裡出現的監獄,往往是在警察局或者派出所裡完成的。
或者乾脆是在影視基地拍,沒有到監獄裡拍的,不是說申請麻煩,而是申請了也不會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