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密蘇里的帕頓斯堡,李桉正在拍攝勞倫斯城大屠殺的場景。
現場有六架攝影機,有數百騎馬計程車兵,這一場要拍大隊人馬衝入城中進行燒殺搶掠的場面,現場有些雜亂。
這種場景不太好拍,馬匹不能跑的太快,否則容易跑出鏡頭,為了顯示馬的速度,只能靠左右搖晃鏡頭來表現出速度感。
馬頭怎樣放入鏡頭才好看,兩三個人騎馬高高低低的該怎麼拍,馬匹的體力夠跑幾次,能不能站穩,槍戰開始後,有哪些顧忌等等。
這些都是導演要考慮的問題。
為了防止馬匹滑倒,也怕演員被馬踩到,劇組在地上新鋪了一層土。
只有等到人和馬、機器操練熟悉了,所有環節都做好了準備和計劃,才能夠進行拍攝。
在好萊塢拍戲,電影公司對安全非常重視,因為演員都簽了合同,出了事就要賠償,非常麻煩,這是一筆額外的支出。
他們寧願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也不願意發生意外事故。
一部影片的準備工作尤為重要,真正拍攝的時間倒不是很長。
眼前的這座城鎮正是前期花費四個月新建起來的一座小城,再現了當年的原貌。
在拍完屠城的戲份後,就會放火燒掉。
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放火是一門學問,不僅要燒的起來,還要燒的好看。
放火的時候,要安排好煙、霧、火、光的位置,哪邊真燒,怎麼控制,都要有整體規劃。
有時候為了好看,還要新增柴油助長火勢,需要幾十個人通力合作。
在好萊塢,不管是放火,還是管馬、營騎兵、管軍火的,都是專業人員。
電影公司負責安全保險的工作人員會在現場盯著,對每一個著火點認真的排查。
林子軒一行人前天到的美國,昨天趕到了堪薩斯,今天來到拍攝現場探班。
這次來算是見識了好萊塢大片的拍攝過程。
現場光是扮演士兵的群眾演員就有數百人,一切都是軍事化管理,這些群演每天的片酬是一百五十美金,一天下來的片酬就要超過十萬美金。
所以說,大片就是要燒錢才行。
現場拍攝的進度不算快,一天的時間準備工作佔了大半天,真正拍攝的時間不到三小時,一個場景還要重複拍幾次。
拍外景就是如此,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麻煩,到了攝影棚裡速度就提上來了。
晚上九點多鐘劇組收工,李桉才輕鬆下來,和林子軒等人見了面。
劇組蓋的這座城鎮離帕頓斯堡三公里的路程,他們回到帕頓斯堡的旅館已經到了十點鐘。
在旅館吃了一頓簡單的西餐,大家回到房間裡聊了聊。
李桉祝賀《小城之春》拿到了金獅獎,華語片能在國際影壇獲得大獎,是值得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