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通訊發達,這邊頒獎典禮剛結束,記者就把訊息傳回了國內。
國內的新聞媒體在報道的時候會主動的規避田狀狀,倒不是不能報道,而是不能把田狀狀和導演聯絡到一起。
他們擬定的報道重點放在俞菲鴻身上,還有記者去採訪了鄭洞添,田狀狀只是一筆帶過。
不管外媒怎麼稱讚田狀狀,在國內只能這麼來,畢竟鄭洞添才是《小城之春》的掛名導演,這個不能弄錯了。
這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在威尼斯記者圍著田狀狀採訪,在國內的新聞上田狀狀成了一個路人。
由於時差的關係,國內的新聞報道不可能那麼及時,比如早報只能是早上發行,晚報則是晚上發行,都有時間限制。
就算是電視臺也要蒐集資料,製作成新聞報道,在節目中播出。
誰都沒有想到,國內第一個報道《小城之春》獲獎訊息的是一家電影網站,叫做時光網。
此時還沒有太多人察覺到網路在傳播訊息上的及時性,能夠第一時間把接收到的訊息放到網上,比傳統媒體更快更及時。
那些正在瀏覽時光網的網友突然看到網站上釋出的訊息,《小城之春》拿到了金獅獎。
內容特別的詳細,包括頒獎的細節,記者的採訪和各種花絮故事等等。
能不詳細麼,於東在酒店打電話一句句說的,只是暫時沒辦法傳圖片回去,要等回國後才能把全部資料放到網上。
這是林子軒的一次嘗試,能夠提升時光網的知名度。
隨著大家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誰能最快最準確的把資訊釋出出去,誰就能得到關注。
威尼斯電影節,眾人參加了組委會主辦的晚宴,這就是一場交流酒會,讓各國的電影人在一起交朋友,談合作。
“林總,謝謝。”俞菲鴻鄭重道。
在獲獎感言裡,俞菲鴻沒有對林子軒單獨感謝,現在她這麼說來表達自己的謝意。
拿了這個最佳女主角,不僅是一種榮譽,也不僅意味著她的片酬要漲了,而是一條通往成功的路徑,一個國際化的舞臺。
以前有大製作,導演根本不會想到俞菲鴻。
一個是對你不熟悉,不知道你是誰,你沒有代表作,不清楚你的演技怎麼樣,再說你在國際影壇沒有影響力,大製作都是瞄準國際電影市場的。
現在有了《小城之春》和這個獎,導演就有了直觀的印象,覺得可以讓你來試試。
這就是機會,非常的現實。
鞏莉能夠獲得第五代導演的青睞,就是因為她有代表作,在國際上獲獎。
“這是你應得的,以後會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舞臺。”林子軒鼓勵道。
林子軒一向不會虧待自己人,他會為公司的演員提供機會和舞臺。
在酒會的另一邊,徐晶蕾和林曉玲正在品嚐著義大利當地的食物,她們兩人來威尼斯電影節更多的是見識一下。
“彆著急,你以後也有機會拿獎。”林曉玲寬慰道。
俞菲鴻拿獎對同樣是演員的徐晶蕾有一定的衝擊,作為女演員,拿獎表示獲得肯定。
“我急什麼,我還等著你捧紅我呢。”徐晶蕾說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