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媒體為了拍攝像是降旗升旗,解放軍進駐和防務交接儀式等歷史性的鏡頭,不惜花費大價錢租用了直升飛機。
這是真正的歷史性時刻。
不過外國媒體和國內媒體報道的側重點不同,歐美等國的媒體懷著陰暗心理,是來挑毛病和看笑話的,他們更願意報道示威或者是反對活動,而不是歡慶活動。
這是世紀新聞大戰的另一層含義。
只有客觀公正的報道這次的迴歸慶典,才能打破那些國家媒體的不良企圖。
鳳凰衛視採用直播的方式正是為了爭分奪秒,和其他媒體搶時間,把最新的新聞播報出去,這極為考驗主持人的功底,所以他們要找最好的主持人。
從內地來鳳凰衛視的主持人大多出自華國電視臺,算是慕姍姍以前的同事。
自從慕姍姍從華國電視臺辭職後,有不少主持人也選擇了離開,想要看看外邊的世界,鳳凰衛視就成了他們的選擇。
“你們去玩吧,我晚上回去,到海洋公園那兒別讓小雪碰到涼水。”慕姍姍交代道。
“知道了,先跟他們談談,實在不行就算了,咱們就當是來旅遊了。”林子軒回應道。
這兒畢竟不是京城,是一個陌生的環境,香江有香江的工作方式,慕姍姍不一定適應。
倒不是說林子軒對慕姍姍的工作能力沒信心,而是沒必要受這份罪,在這種工作環境下,可能會受到排擠,長時間直播的話也會非常辛苦。
之所以參加這次直播一個是能提高慕姍姍的知名度,對她的職業生涯有好處。
而且,能夠參與香江迴歸的解說,對主持人來說同樣是一種榮譽。
站在林子軒的角度,他不願意慕姍姍受委屈,他們不缺這點錢,這是他來香江的原因,旅遊只是一方面,同時也是為了照顧慕姍姍。
他在香江和他不在香江,雖然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但可以讓慕姍姍安心,他也能安心。
“放心吧,這兒有幾個主持人都是臺裡出來的,沒什麼事兒。”慕姍姍安撫道。
“那行,有事給我電話,別忙的忘了吃飯。”林子軒叮囑道。
林子軒揚了揚手裡的手機,看著慕姍姍走入鳳凰衛視的總部,這才轉身坐上計程車。
手機是林子軒讓陳常樂準備的,共有五部,在香江能用,主要是為了方便聯絡,也是怕大家走散了,尤其是兩位老人。
在香江語言障礙,道路上用的是繁體字和英文,一旦走散還真不好找,有了手機方便些。
回到酒店,大家吃過早飯,正等著林子軒回來一起出去遊玩。
陳常樂給他們找了一位導遊,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女孩,從內地來香江工作。
在導遊的帶領下,大家坐上一輛商務轎車,開始了這次的香江之旅。
此時此刻,香江彙集了全世界的目光,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從車窗望出去,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這就是國際化的大都市。
林曉玲拿著數碼攝像機,記錄下這一刻的香江。(未完待續。)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