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尤其這種依靠生活細節取勝的片子,要是沒有生活經驗,很難吸引觀眾。
這是一個京城老太太和外地女孩子的故事,首先要了解雙方的性格,林曉玲就生活在京城,她比較瞭解京城老太太的性子。
那就是脾氣倔,面冷心熱,說話得理不饒人。
這只是一種大體的印象,每個人都不一樣,需要林曉玲細心的觀察體會。
能夠做到哪一步,拍成什麼樣子,就看她自己的努力了。
“咱們家就有四合院,不用找場景,還能省下一筆開銷,你自己寫劇本,寫好給鄭教授看看,讓他提提意見,這部片子重點講的是感情,你們鄭教授在這方面是行家。”林子軒提醒道。
鄭洞添拍過不少優秀的故事片,在華國第四代導演中很有聲望。
林曉玲要做的就是在拍攝的過程中理論聯絡實踐,積累經驗,為以後的導演生涯做準備。
“我知道了,這個故事挺有意思的,我明天和小組裡的人說說。”林曉玲點頭道。
“你和賈章柯那個電影小組?”林子軒詢問道。
“是啊,我們大家都想拍部片子,要拍當下真實的生活。”林曉玲回應道,“賈章柯他們寫了幾個大綱,我覺得太消極了。”
第五代導演喜歡追憶過去,想從過去的經歷中反思生活,而像林曉玲這批年輕人則活在當下,他們想拍自己的故事。
林子軒彷彿從中看到了時代的變遷。
這時候,鄭秀蓮喊他們吃飯,林子軒挽著慕姍姍朝屋裡走去。
鄭秀蓮現在住在四合院裡,以後還會幫著他們帶孩子,慕姍姍生育後還要出去工作。
林伯清捨不得家裡的住處,還住在家裡,有時候會到林子軒這兒住上兩天。
鄭秀蓮則是兩邊跑,她在單位辦了病退,倒不是真的生病,而是提前退休,她雖然剛過五十歲,還沒到退休年紀,不過這種情況在這個年代很常見。
再說了,退休後的工資不比上班的時候拿的少多少,還有大把的空閒時間。
對於鄭秀蓮來說,照顧孫子比上班重要的多,而且,現在國有單位的情形並不太好。
這一年,下崗這個名詞開始經常出現在報紙上,引起各方的關注,尤其是在東北的重工業城市,工廠沒活幹,工人拿不到工資。
於是,就有了下崗職工。
工廠以買斷工齡的方式結束雙方的勞動關係,把職工推向社會。
以前覺得牢靠的鐵飯碗,現在也不牢靠了,這些人在工廠裡呆了大半輩子,現在要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了。
“早點退休,省得到時候下崗,抹不開面子。”鄭秀蓮看得很開。
這是實情,不少下崗職工不願意讓家裡人知道,每天還裝作正常上班的模樣,實際上就是在街上無所事事的溜達。
想要重新開始並不容易。
林子軒清楚這只是一個開端,以後下崗職工會越來越多,這就是下崗大潮。(未完待續。)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