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拍的故事我大概瞭解,這種事在紐約太普遍了,每天都有人發財,也有人破產。”陳青無所謂的說道,“不過就算是破產,也不會回國,在國外生活久了,沒辦法適應國內的生活,你們來這幾天應該有感觸吧,在紐約下頓館子就是國內一個月的工資。”
陳青的說法應該代表這些生活在美國的華國人的心聲,不管過得多慘,就是不願意回國。
一個是怕被人笑話,還有就是回國也過不上好日子,還不如在美國混著。
就算過不上富豪的生活,但能和富豪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心裡也覺得光榮。
“要是以後國內發展起來,不比美國差呢?”林子軒好奇道。
“那就回去唄,好歹在美國呆了這麼些年,知道幾個新名詞,回去總能混個藝術家,到大學裡講講課足夠了。”陳青隨意的說道。
林子軒雖然不認可陳青的觀點,不過並不影響和陳青合作。
陳青做人實際,辦事利索,交際面廣,熟悉紐約的各種規則,是劇組需要的人選。
有了陳青的加入,劇組的進度快了很多,林子軒和馮曉剛看了幾家華人創辦的製衣廠,安排姜聞到製衣廠觀摩。
這種製衣廠規模不大,工人都是華裔女工,工作時間長,環境也不好。
製衣廠的經理剛開始對於拍攝非常拒絕,擔心是電視臺的暗訪,一旦曝光,紐約警察就會找上門來,其中不少工人是偷渡來的美國,沒有工作簽證。
經過他們的再三保證,說明這是國內拍攝電視劇才勉強答應,還要收取不菲的誤工費。
這些天可以說是花錢如流水,他和馮曉剛已經到華國銀行取過一次貸款了。
“大家都是華人,他們也不知道便宜點,坑咱們呢。”慕姍姍晚上記賬的時候抱怨道。
“已經算是便宜了,就像那棟豪華別墅,人家能讓咱們進去佈景拍攝就是看在都是華人的份上,價格也很合理。”林子軒解釋道。
“一萬美金還算合理?在美國還真不把錢當錢啊。”慕姍姍感慨道。
“你現在越來越有管家婆的範了,有當製片人的潛力,我很看好你。”林子軒取笑道。
“對了,我這兩天上了紀錄片的課,就想著能不能拍攝一部紀錄片,記錄下咱們在美國拍攝這部電視劇的過程。”慕姍姍突然說道,“這畢竟是國內第一部在國外拍攝的電視劇,挺有紀念意義。”
林子軒想了想,覺得很有意思。
把這個過程拍下來,多年之後還能回味一下,看看當年他們在美國過的多麼艱苦。
“那你就當拍攝幕後花絮了,明天和他們說一下,尤其是姜哥。”林子軒提醒道。
說拍攝紀錄片會讓人覺得過於正式,還可能牽扯到以後的錄影帶發行問題,如果是幕後花絮的話就會容易被人接受。
反正只是讓慕姍姍試試手,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