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億謀對姜聞參演電視劇很是好奇,想打聽一下姜聞是怎麼想的,也能化解尷尬。
他倒是想和林子軒討論一下《活著》這部小說的劇情,不過那不是一時半會能說完的,不適合在國際長途裡聊。
林子軒到隔壁房間把姜聞叫了過來,姜聞和張億謀熱烈的聊了五六分鐘。
“快說說你寫的什麼小說,讓張導這麼追著不放,這都打電話追到紐約來了,太難得了。”放下電話,姜聞好奇道。
“我沒帶稿子,短時間也說不清楚,小說應該發表在三月份的《百花》上,這時候雜誌還沒上市呢,我剛才就在奇怪張導是怎麼看到的。”林子軒不解道。
“這個我倒是知道,他們那些大導每年給雜誌社一兩萬塊錢,雜誌社會把稿子提前給他們寄去,這樣就能早點下手。”姜聞解釋道。
“電影圈這麼缺劇本麼?”林子軒詫異道。
“你說呢,八十年代大家都專心搞創作,出了不少好故事,現在大家的心思都活泛了,沒人正經的寫作了,這兩年都沒什麼好故事看了。”姜聞抱怨道。
姜聞的心很大,也很野,他並不想把自己侷限在演員這個行當裡。
他想拍攝自己想拍的電影,拍那些有意思的故事。
這種人往積極的方面說叫做有理想,其實就是控制慾太強,他不滿足於成為導演的棋子,他要自己做導演。
所以,這兩年他有意識的尋找好故事,為轉型成為導演做準備。
然而,他想轉型,整個華國社會也在轉型,如今下海經商成為時代潮流,人心浮動,作家下海成立文化公司的大有人在,被稱為文化商人。
正因為如此,姜聞才抱怨看不到好故事了。
他聽到張億謀找到了一個好故事要拍攝成電影,心裡羨慕,想想就知道,能讓張億謀在雜誌沒上市之前就打電話簽下改編權的小說一定是個好故事。
這次他晚了一步,姜聞把目光轉向了林子軒。
“小林,下次你寫的小說要先給我看看。”姜聞理直氣壯的說道。
“姜哥,這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只要咱們能拍攝好這部電視劇,等有了空閒,咱們琢磨出一個好本子來。”林子軒允諾道。
“這可是你說的,我給你記著呢。”姜聞認真道。
如果說先前姜聞對林子軒的印象是小有才華,做事踏實,那麼現在則更為重視了。
林子軒沒想到張億謀的一個電話還能起到這種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姜聞能好好合作,這部電視劇的拍攝會順利很多,他也能輕鬆不少。
“對了,你那小說到底講了什麼?”姜聞追問道,“我來演怎麼樣?”
他說得理所當然,似乎就沒有他演不了的角色。
林子軒想了想姜聞來演《活著》裡的福貴,暗自搖了搖頭,還是葛尤來演更合適,不過他不會直接這麼說,主要是不想和姜聞爭辯。
“這你要問張導的意見,我可做不了主。”林子軒把問題推給了張億謀。
姜聞用手指了指林子軒,一臉無語,他明白這是林子軒不看好他,以前碰到這種問題,林子軒都會推給馮曉剛。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