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決定赴死之時,就將這枚令牌給了扶久昭。
扶久昭領著剩餘二十多萬大軍離開南疆,可因為重了毒障,軍隊行進速度拖慢了許久。
好在當時皇城傳來捷報,說長安公主在得知兄長死訊後,便毅然登基稱帝。
來自皇城的一道道聖旨砸下來,扶久昭和二十多萬大軍無論走到哪裡,都被以最高禮遇對待。
所有軍士都對長安公主信任有加,且在他們心裡,長安公主本就和已故太子是一個陣營,現在太子已逝,他們自然就要效忠於長安公主。
不,應該是效忠於如今的帝王。
於是,長安公主理所當然地接手了瑞安軍,只是那枚將軍令,她卻沒敢直接從扶久昭手中收回。
半年後,恢複修整完成的瑞安軍,在扶久昭的帶領下再次出征。
這一次,他們終於平定了南疆部族的動_亂,並給已故的太子和兄弟們報了仇。
回皇城的路上,百姓歡呼,將士們歡喜,大邕朝終於真正邁入了長安盛世。
扶久昭領兵回到皇城。
曾經的長安公主,如今的皇帝親自在城外迎接,與扶將軍並肩回到皇城,且當天就授予她一等護國將軍的榮耀,身份地位與國公等同。
君臣和諧,百姓富足安樂,如果能一直這樣下去就好了。
只是這一切,在扶久昭自請去守衛邊疆起,就隱隱發生了變化。
皇帝並不希望扶久昭離開,無論是因為那群忠於皇帝,卻更忠於【將軍令】的瑞安軍,還是因為自己隱秘的心思,她都不願放扶久昭離開。
可扶久昭單獨請見了她,將那枚將軍令交給了她,並笑說:“臣是大邕朝的臣子,也是陛下您的臣子。只要您需要,臣隨時都會來。”
皇帝不知道是被她的話戳動了,還是看在那枚將軍令的份上,總歸她最後答應了放扶久昭離開。
然而時間一點點過去,長安公主也有了許多帝王會有的通病——疑心和自我。
她疑心扶久昭會發現她害死固慈的真相,疑心扶久昭會背叛她。
並且,少女時期的懵懂,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越來越不能滿足。
她喜歡扶久昭。
從對方第一次隨著固慈回京述職的時候開始,她就被英武的女將軍吸引了。
她無數次午夜夢回,都會看到扶久昭微笑著對她說:“只要您需要,臣隨時都會來。”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她覺得自己身為帝王,想要什麼都該得到。
於是,十八歲的帝王再也壓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情緒,下了一道指令,要扶久昭回京。
這一回來,她就不會再讓她走。
只是聖旨剛八百裡加急送出去,後腳皇帝就收到了來自邊疆的信。
信是扶久昭寫的,她說自己要成婚了,與一個女人。
大邕朝民風開放,娶男妻嫁女夫的事常有發生,扶久昭會娶一個女人再正常不過。
只是她錯了,她低估了皇帝對自己的感情。
於是,新婚第三天,她就接到了聖旨,並馬不停蹄地趕往皇城。
可扶久昭不知道的是,前腳她剛走,後腳皇帝的親信就來到邊疆,趁著夜深人靜,一把大火燒了整個將軍府。
將軍府掛起的紅綢還沒收,喜氣還沒散,就被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等扶久昭知道的時候,她已經身處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