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冀寧再度搖頭拒絕:“我要在這裡等季椽。”
“宋冀寧,別鬧脾氣,已經搭進去一個季椽了,我們可不能再讓你出事。”
“所以我更不能走,留季椽一個人在這邊,也不知道他是否安全,會不會受欺負,至少我留在研究院裡,能從內部打探他的訊息,你們就從外部想辦法救他吧,他離開我再走。”
“但是萬一你也被困……”
“我沒有季椽那麼厲害,只是一名普通研究生,研究院對我根本不重視,想走就能離開的。”
“你確定,真的不走?”
“嗯,我留下打探季椽的訊息。”
確實比起從外部尋找被轉移的季椽,還不如從內部打探訊息更快,宋冀寧又堅決不走,周辦事員最後只能點頭:“好吧,我們會讓外交部每天與你保持聯絡,以確認你的安全。季椽那邊……實在找不到也別勉強,你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好自己。”
“放心。”宋冀寧拍拍胸口:“難得的留學機會,我也不想浪費,我主要在研究院裡學習,不會胡亂做什麼的。”
笑著送走外交部成員,轉回頭的宋冀寧目光冰冷沉靜。
是的,他不需要胡亂做什麼,他只要努力研究就好。
會有人把他送到季椽身邊的。
自那天后,外表部每天都與宋冀寧電話聯絡,以確認他的安全。
有時也會派人過來實地看望。
宋冀寧的狀態很好,季椽被蘇聯帶走的事似乎並未對他產生影響,他如所有留學生一般,全心全意投入學習和實驗中,連季椽的名字都不怎麼提了。
外交部一邊放心的同時,一邊又覺得他未免太過冷血,連同伴失蹤了都無動於衷。
直到某一天,宋冀寧也失去蹤影。
季椽自從小宋哥回國後,就全心投入研究中。被轉移時,他是欣然離開的。
被帶到了更隱密的科研所中,接觸到更核心的科學家,正是季椽所需要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的能力還不夠,他唯一的優勢不過是重生罷了,哪怕在前世,他仍舊不屬於最核心那塊的科學家,頂多只能算參與過核心專案的研究員而已。
在這裡,季椽純粹將自己當成一名普通學生來看待,認真而謙虛的學習,吸收著前世未曾接觸的各種知識。
他的資料被奪取,被破解,被研究,他被利用了。
但是他從中收穫的更多。
不僅如此,學習之餘,季椽經常在研究中“不小心”“有新的發現”,這些發現不僅限於核武,包括了電磁,通訊,火控,機械等等方面的新技術。
儘管一個人會那麼多項研究很不可思議,但研究院查了查季椽的資料就釋然了。畢竟季椽是在高中的機器人大賽時,就研究出了“陸基中段防禦系統”的人。
要說到這個,就是題外話了。當時季椽以“玩具”的形式在比賽中展示“陸基中段防禦系統”後,國安將這段技術買走,現在華國科學院已經正式將它研發出來並用于軍隊中。
在高中時就已經能研究出導彈攔截系統,到大學時研究出核武……聽起來好像也不是太突然了哦……
才怪!
季椽的天才已經超出蘇聯科學家預料了,儘管他很年輕,很多知識都不懂,但基本一講解就會,一示範就能直接實驗,短短几個月就從學生的水準上升到同事,最後上升到他們頂頭上司的水平了。
——這麼說其實有點誇張,專業上季椽還是有不足的,但因為有未來幾十年知識的前贍性,他自然能輕易理解科學家們的研究,甚至能為他們指導正確的研究方向。
而這間實驗室,除了最初的核武研究以外,其他的電磁,通訊,火控,機械等等各項技術,也在季椽有意無意的誘導下,如火如荼的開展著新科技的研究,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被調派過來。
季椽不眠不休,勤勞的參與了每一項研究。一是為了學習,二是為了掌控每一位研究員的資訊,並取得他們的信任,以便在蘇聯解體時能將他們帶走。
於是不知不覺,半年過後,本來是以人質身份進入實驗室的季椽,已經隱約成為實驗室的領導者之一。
作者有話要說:“陸基中段防禦系統”的相關內容在第115,116,117章。
喜歡國家制造請大家收藏:()國家制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