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們彼此間要如何統禦?就這麼一座一座的小城邦?!發生紛爭呢?”
大一統時代的國民是很難理解零散城邦制的存在的,畢竟這玩意就跟大唐倒退回商周以前,眼瞅著個小村屯造反鬧獨立,誰能容得下?
但瑪雅城邦就是這樣鬆散的結構。即便是曾經強盛一時的特奧地瓦坎城,那也是以城市輻射周圍的地區,更多的承載了商業和宗教的功能。
雖然特奧蒂瓦坎曾經是米洲令人神往的強勢政權,但它並不具備統禦所有城邦的能力,甚至之後還被自己豢養的軍事貴族反水。
“現在比較強勢的是蒂卡爾和卡拉克穆爾這兩座城邦。”
748舉著一根小竹棒在輿圖上比比劃劃。
“我們和卡拉克穆爾的盟友霍契爾卡拉克打過交道,從他們手裡救下了被當做人祭的盧貝。據說霍契爾卡拉克已經三年沒有下雨,他們決定把城邦裡的貴族和學者都獻祭給神明,正好被我們遇到。”
噢噢噢,原來是這樣。
怎麼獻人祭呢?矇昧愚笨啊!
三年不下雨,獻貴族就給下嗎?那……
興慶殿上腹鳴如鼓,但沒人在意餓肚子的事兒,人人都沉浸在米洲迥異的風土人情中。
最後還是李隆基命內侍送了些點心過來,群臣在殿上幹噎了幾塊充饑,然後又熱情地投入到對新大陸的討論中。
誰能不好奇呢?那可是一塊富饒豐美但又沒有強敵的土地啊!
按照薛三的說法,米洲城邦的戰力連拔汗那都不如,這要是大唐的軍陣開過去,豈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
“啊……也沒那麼容易……”
關於開疆拓土的建議,統還是要實話實說的。
“主要是投運存在很大的困難。”
它又開啟了一張輿圖。
“陛下請看,這是臣繪制的航海路線,臣此行從海州港出發,一路向東南繞行新羅後轉而北上,從黑水部進入太平洋,借西風和太平洋暖流之力一路向東。”
“若不是臣一路調整航線向東南,臣本應借洋流之力抵達米洲北部近海。此處陸地盡是高山,氣候寒冷,需適時借北米寒流南下,不過這樣一來登陸點就變成了阿茲臺克地區,再不可能抵達毛伊島。”
它這一條航路畫下來,殿上的群臣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聽故事的時候沒什麼感覺,可等真看到了輿圖,他們才知道毛伊島竟然只是茫茫大海中的幾個小黑點,餘下大面積空白的都是波濤洶湧的海洋。
如果薛三這張輿圖的是真的,那按照陸地與海島之間的比例,找到毛伊島的機率萬中不存一,薛三到底是怎麼做到一發即中的?!
“對啊,你怎麼做到的啊?”
李隆基也很好奇。
這事兒748不能實話實說,於是它只好拿出系統獎勵的那隻航海鐘。
“臣用的是這個。”
李隆基這雙眼啊,看倒騎驢的時候平靜無波,一看到航海鐘,“刷”地一下賊亮,伸手就握在了掌中。
“此乃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