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哎呀,怎麼就讓姓馬的給搶先了呢?!
早知道他就挑庫裡最好的貨去試探了!
“快,快去清點清點上庫。”
許老爺子著急地吩咐兒子。
“都挑最好的,把混進去的沙子麩子啥的提前過篩,這回可不能再讓馬家搶了先!”
“再吩咐外面的官司,收進來的糧都要仔細分等,有上好的可以適量提價,反正酒坊給的價格高,不愁沒錢賺……”
海州城的兩家大糧商齊齊有了動作,這種事兒根本背不了人,何況原本就有刺史府在其中推波助瀾。
訊息很快不脛而走,當然是透過各種可靠的渠道。張說不愧是在官場沉浮多年的老江湖,他對於世情人心的把握遠比748來的精準。看著只是輕描淡寫的撥弄了一下,卻撬動了大唐東南沿海的大半糧路。
糧,以山洪暴發之勢向海州集聚,這可比官府調糧的速度快多了。
海州糧價也跟著水漲船高,最終停在150文一鬥的高點。
城中的百姓叫苦不疊,明明看著一船一船的糧食往城裡送,但馬家和許家的糧鋪還說沒糧,百姓對於兩家的憤怒直接燒到了沸點。
“怎麼沒糧?!我明明看到昨天和前天碼頭都有船,那不都是以前給你們送糧的嗎?!”
有百姓憤怒地圍堵許馬兩家的糧鋪。
“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們就是想屯糧好高價賣!你們到底要屯多少才肯開倉?這些天天天幾萬石的運,明明不缺糧,為什麼糧價還掛150文!?”
夥計張口結舌答不出,最後害怕憤怒的百姓砸店,只能早早關門歇業。
他們怎麼能說這150文的價格是張刺史給定的呢!?
他們怎麼能說掛這麼高的價牌是給橋東酒坊看的呢?!
他們怎麼能說這麼多的運糧船,其實並不是給許馬兩家送糧來的,而是得了訊息的外地糧商蜂擁而至,都想按照150文一鬥的高價賣糧呢!?
一開始許家和馬家還試圖截流,無奈訊息傳的太快,糧來得太多,他們高價收了幾批就吃不下了,最後只得來走張說的門路,想讓張說利用手中的權勢排除外糧競爭的可能性。
張說……當然已讀亂回,態度曖昧,大打糊弄牌啦。
他越是這樣,許馬兩家便越著急,心裡也對於橋東酒坊收糧這事兒越發堅信。
許家還專門走了京城的門路去打探“宋王酒”,得知那是今上和幾位王爺才喝的仙釀,整個長安城裡一盅難求……於是許老爺子心一橫,把家底都推了上去,勢要獨屯橋東酒坊這口大肥肉。
“時機差不多了吧?”
橋東村裡,748蹲在河邊問釣魚的張說。
“你那個魚標都抖了半天了。”
“不著急。”
張刺史撚須圍笑,手臂一抬,一條草魚離水飛出,被甩上了河岸。
“咬鈎咬的剛剛好。”
一天之後,海州糧市風雲突變,張說張刺史開義倉平價放糧,十萬石平價糧入海州。
收到訊息的糧商們跑到橋東村,絕望地發現橋東酒坊的收糧價格也降了下來。酒坊那個姓薛的掌醞說既然有平價糧那還買什麼高價糧,那誰還買高價糧,又不是傻子。
一眾糧商:……你是不是想說千裡迢迢運糧過來的我們是傻子?!
收到訊息的許馬兩家簡直不敢置信,紛紛上門求見張說。
張說倒是沒有避而不見,只是對於賣高價糧給橋東酒坊的傳聞斷然否認,而且還義正言辭地教訓了兩家人一番,說什麼聖人的錢也是錢,不能看聖人有錢就把他當成冤大頭糊弄,這是對聖人的大不敬。